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70字。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2分)
  A.什物(shén)  薪金(xīn)  浊流(zhú)  妇孺皆知(rú)
  B.秩序(zhì) 澎湃(pài)        殷红(yān)       酣然入梦(hān)
  C.咀嚼(jiáo) 过瘾(yǐn)   污秽(suì) 沥尽心血(lì)
  D.狂澜(lán) 谦逊(xùn)  侮辱(wū)    深恶痛绝(è)
  2.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豁达            醒豁              豁免            豁然开朗    
  B.绷紧      绷劲            绷带         绷着脸  
  C.咽喉            呜咽              吞咽     狼吞虎咽        
  D.校园            校庆              校对     犯而不校   
  3. 下列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烦燥     惶恐              克捐杂税      不以为然             
  B.诘问       憎恶              契而不舍          慷概淋漓             
  C.嗥鸣       骨碌              色厉内荏          低眉顺眼
  D.哺育            峭璧              扑朔迷漓          奋不顾身     
  4.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田里的小麦锋芒毕露,一派金黄灿烂的景象预示着今年的大丰收。
  B.他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思绪早就飞到九霄云外。   
  C.看到英勇的共产党人面对刑讯威逼宁死不屈的画面,我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D.在写作中,情感的抒发要自然,水到渠成。  
  5.  下列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阿长妈妈、老王这些人物     平凡,     有弱点,     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A.不仅   且    但       B.虽然   但    且  
  C.虽然   且    但            D.即使   且    但  
  6. 下列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
  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
  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
  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
  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
  A.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
  7. 对下面语境中加点词语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喂,你听见了没有?(叹词)
  B.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连词)
  C.从昨天开始,一切都变了。(副词)
  D.他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朴实而真诚的人。(副词)
  8. 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6分)                                   
  古诗中的志士仁人,为了小家大国,拼杀在各个“战场”。身处       ▲      ,
  ▲      (《木兰诗》)那样艰苦寒冷的恶劣环境毫无惧意;远赴边塞,遥望家乡,即使      ▲      ,      ▲      (《逢入京使》)的思乡情喷涌而出,也不折返;哪怕年近暮年,材质平庸,也依旧会保持着      ▲      ,       ▲      (《晚春》)的豪情。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5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本诗用词严谨,处处照应。诗中“ ▲ ”与“暗”相照应,而“ ▲ ”与“散”又呼应“春风”。(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