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50字。
【考试时间:1月10日08:30~11:00】
玉溪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义务教育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清清玉溪水,我与一座城。云南玉溪,因水得名,取其清流如玉之意。阳光照射下,玉溪大河波光潾潾,呈现着______之美。
玉溪是国歌曲作者、著名音乐家聂耳的故乡,他谱写的国歌旋律成为不朽经典。位于玉溪北门街3号的聂耳故居,是一栋老式清代民居。故居里,挂着一幅英俊潇洒、目光炯炯有神的聂耳肖(xiào)像。我常常走进故居,缅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红塔公园里的山上矗立着一座壮观的红塔,红塔山因此得名。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山林青翠,道路幽静蜿蜒,可以听到众多鸟儿清脆婉转的鸣叫声。夜晚,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下,红塔显得更高、更红。此时,驻足山上放眼山下,玉溪城灯光闪耀,车辆______,一座璀璨的不夜城尽收眼底。
北市区的玉溪大河,有幽静的河堤(dī)、郁郁葱葱的树林、绿茵茵的草地和盛开的花儿。人们来到这里,在河边走路、跑步、跳广场舞、唱花灯戏,到处洋溢出欢欣热闹的气氛(fēn)。玉溪当地有俗语:“十个玉溪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花灯戏说唱结合,载歌载舞,一崴一步,手中的小扇随之上下飞舞,宛如彩蝶翩飞。
不远处,玉溪大河岸边的芦苇和柿子树上,歇息着许多白鹭。歌声中,一群白鹭从清凌凌(lín)的河水里起飞,悠然的身影______水面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真切地感受不到一座城市的生态之美?
从高空俯瞰,聂耳音乐广场中间是一把精致美观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之上,横跨玉湖之水。优美的旋律仿佛从琴弦间流淌而出,流入玉溪水。清清的玉溪水,______着温暖诗意的玉溪城。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xiào) B.堤(dī) C.氛(fēn) D.凌(lín)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波光潾潾 B.目光炯炯 C.载歌载舞 D.彩蝶翩飞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净 奔流不息 照在 簇拥
B.清澈 川流不息 映在 拥抱
C.清澈 川流不息 照在 簇拥
D.清净 奔流不息 映在 拥抱
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缺少主语 B.语序不当 C.否定不当 D.句式杂糅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位于红河谷——绿汁江畔的新平漠沙,生活着一群勤劳美丽、能歌善舞的花腰傣民族。他们与青山碧水和翠绿竹林共栖,凭借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当地的傣族人民擅用竹子为材料编制各种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的是,傣族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对当地文旅农融合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①李正清却仍然坚守着作为一名民族手艺人的倔强和骄傲,不愿放弃
②他认为竹编是花腰傣手工技艺的精髓,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会将毕生竹编技艺相传
③竹编是傣族人民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渗透百姓生活,富含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近年来,由于竹制品制作周期长、售价低,傣族乡民们逐渐放弃了这门传统技术
⑤李正清的竹编既能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
A.①④③②⑤ B.③⑤④②① C.①⑤③④② D.③④①②⑤
6.根据提示填空。【(1)~(4)题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海日生残夜,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蒲松龄《狼》)
(5)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却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语文老师用《论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结。
(6)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古往今来诗人常以它作为抒写的对象,正如“______,______”这一句。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遍览美景,学校举行了以“探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