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020字。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限时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人说中国话,用汉语写作,可是我们了解自己的语言吗 如果不了解,如果我们超越汉语的表达界限说话,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设想,西方语言固有的成分,汉语中也一定或明或暗地隐藏着,最害怕被西方人说汉语是一种蒙昧的语言。冯友兰先生的意见,就代表了这样的立场,他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古今之争。换句话说,中国哲学之所以“落后于”时代,是因为汉语“落后”;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推论,汉语永远不得不落后,除非汉语成为拼音文字。与其说汉语与拼音文字之间,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是人类古代语言与现代语言或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之争,不如说它们之间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并列关系,彼此相互外在,互不附属,一点儿也不像。所谓“先进”与“落后”的断语之所以不中用,是因为这个标准来自西方。
  举个例子来说,按照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分析汉语,往往就要说外行话,因为这个分析的工具不中用。“中国言语的构造上主语(subject) 与谓语(predicate) 的分别极不分明,换言之,即可以说好像就没有这个分别。这是中国言语构造上的最特别处,而其影响则甚大”(张东荪)。既然汉语几乎就没有主语与谓语的分别,那么当我们硬说有这个分别时,就好像“使中国文法亦穿了一套西服”(张东荪)。有怎样的害处呢 蒙蔽了汉语的特性或者说“面貌”,就像即便穿着笔挺的西装,相貌却还是中国的,无法蒙人。张东荪先生援引了高本汉所分析的例句:
  Albert's mother gives him cakes.
  这个英文句子中哪个词是主语,几乎一望便知,拉丁文和希腊文中的句子,也是如此。当高本汉认为西方语言是一种进化了的语言时,张东荪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言语与外国言语是构造上的不同,无所谓进化与不进化。乃截然是两种东西而已。”西方语言极力用各种技术手段暴露主语,汉语则根本缺乏这样的手段,例如“学而时习之”,其中哪个是主语呢 “学”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而“时习”亦同时可作动词和副词。硬说“学”是主语,显得很牵强。“不亦说乎”,这句也没有主语。张东荪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并不是“任何人学而时习之,则其人不亦说乎”的省略。推而广之,如果传统汉语中到处都是这样的“省略”主语,那就意味着“主语”的位置不重要,可有可无。“须知这样无主语的句子就是正式的句子 初非由整个儿的句子省略后改成的。”
  (摘编自尚杰《中西:语言与思想制度》)
  材料二:
  “主谓结构”,或更具体地称为“主—谓—宾结构”,是汉语语法学的核心部分。在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基础之上建构汉语语法,有其合理性。王力先生指出:“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上古时期曾有一些常用的主—宾—动句式,但它们都是代词和疑问词组合的凝固句式,而且在先秦之后就极少见了。然而,汉语主谓结构之形态,与西方语言所展现的,迥然不同。西方语言是具有“形态标记”的语言。顾名思义,“形态标记”就是各种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中,对于中西语言差异这一话题,冯友兰和张东荪对汉语是否落后的观点完全相反。
  B. 材料一加点的“初非”一词是“当初并非”的意思,它强调汉语中的无主语句是正式句子而非省略。
  C.材料二指出汉语语法学中的“主谓结构”概念源自西方,但其形态迥异于西方语言的展现。
  D.材料二中的“缺头短尾巴”是启功先生对汉语不注重句子成分特点的精彩形容和幽默点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中国哲学“落后于”时代是因为汉语“落后”可推论出“汉语永远不得不落后”,可见前者的逻辑是错误的。
  B.英文、拉丁文和希腊文中的句子都在用各种技术手段暴露主语,而汉语中的句子不需要主语出现。
  C. 汉语中“夜黑”“黑色”“被黑”等不同词性的词均用“黑”表示,英语却用不同形态标记,可见学英语的难度大于学汉语的难度。
  D. 由于汉语带有意指模糊性,因此人们在理解古诗词中带有意指模糊性的句子时,很容易把握它要表达的意思。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这句诗,可以按照“主-谓-宾结构”来划分其句子成分。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是古代特有的句法,“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才跟现代句法相同。
  C.《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不能确定“采芙蓉”者是谁。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中的虚词“乎”是后缀,也有表现形态的作用。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这张英汉译文对照表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汉语 英文译文
  活到老,学到老。Itisnevertoolatetolearn.
  失败是成功之母。Failureisthe motherofsuccess.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Singdifferentsongs ondifferentmountains.
  A.“活到老,学到老”是无主句,其英文译文则带有主语,我们较容易辨别出。
  B.“失败是成功之母”属于“主一动—宾词序”,这种词序上古汉语中就有。
  C.“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英文译文中,“songs”“mountains” 均是“形态标记”。
  D. 从后面两组英汉译文来看,我们可以借鉴西方语言和语法标准来分析汉语。
  5.对于用西方语法标准分析汉语,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持怎样的观点 两则材料是怎样区别西方语言和汉语的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渔(节选)
  沈从文
  七月的夜。华山寨山半腰天王庙中已打了起更鼓,沿乌鸡河水边捕鱼的人,携箩背刀,各人持火把,满河布了罾罶。一切皆齐备妥帖,只等候放药了。
  去子时还早,负了责任,在上游沉船的,是弟兄两个。这弟兄是华山寨有名族人子弟之一脉。在那里,有两族极强,属于甘家为大族,属于吴家为小族。两族在极远一个时期中在极小事情上结下了冤仇,直到最近为止,机会一来即有争斗发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