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630字。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24.0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期文学伊始,以汪曾祺、张炜、张承志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诗化小说大规模涌现。这类小说具有语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化与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营造等诗性特征。它用感性思维、以己度物思维等思维方式阐释了诗性思维,从而开拓了小说的诗学空间,建构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小说诗学。
随着新时期人性解放与人道主义复苏,注重个体感受的感性思维在诗化小说中重新得到发掘与认可。
诗化小说的感性思维首先体现为对心灵的密切关注。与一般小说注重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同,诗化小说更注重以敏感的心灵去体验全人类丰富的情绪与感觉,对人物心理世界格外关注。诗化小说惯于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更利于展现主人公的心理体验、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诗化小说还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许多小说在叙事和描写中蕴含着舍己为人、匡扶正义、超然旷达、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以诗性精神陶冶并净化人的心灵。诗化小说的感性思维还体现为细腻丰富或充沛强烈的情感。与新时期其他小说相比,诗化小说的情感分外丰富细腻、饱满真挚。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小说人物,他们的心灵都如一波流动的湖水,在外界的细微颤动中荡漾起一圈圈充满着细腻情感的波纹。如汪曾祺身上有一种中国式的“温良”,那是西方人难以具备的“同情与智能”的精神。他带着脉脉温情诉说着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职业》里的孩子在角落里偷偷摩挲着藏起的自尊和童真,《异秉》里的小学徒在锁上门的房间里悄悄缝合着伤口。
同时,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以敞开的姿态拥抱西方哲学与美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蜂拥而入,先锋小说、意识流小说、新写实小说随之蓬勃兴起。与这些小说蕴含着浓厚的西方哲学美学色彩不同,诗化小说偏重以己度物思维的阐发,注重意象性抒情,呈现出鲜明的东方哲学与美学特质。
诗化小说的以己度物思维首先体现为丰富的意象及意境营造。它赋予客观物象以情思,使小说具有诗的情调韵味。诗化小说的意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独特的内蕴。如莫言小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常用具有不同心理体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红色意象如红高粱象征火热的生命与激情,而白色意象如莲花则象征生命的消退与死亡。汪曾祺小说中的植物意象也多具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如兰花和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动物意象内涵更为丰富复杂,林斤澜用溪鳗与泥鳅象征欲望,迟子建用狗象征亲情与忠诚眷恋,等等。
诗化小说的以己度物思维还体现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与意象意境理论相似,都把自我和客观世界视为一个整体,都将主观情思凝结于客观物象中,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之境。与新时期其他小说相比,诗化小说的景物与人物的精神气质、情感等更加紧密且浑然地交融在一起。
(摘编自陈好修《新时期“诗化小说”的诗性思维建构及其文体特征》)
材料二
诗化小说的语言展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一方面是诗性语言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韵律,通过音调变化形成旋律,另一方面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不断构建和阐发带来诗性语言的画面,这是诗化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诗化小说在结构上以人物为核心来组织故事,淡化了线条式的情节结构,只在结构上提供了一种逻辑上形成散文化特征的简明的故事框架。
以《百合花》为例进行分析。《百合花》一文清新俊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汪曾祺、莫言等作家的小说阐释了注重个体感受的感性思维,从而开拓了小说的诗学空间。
B. 表现舍己为人、匡扶正义、超然旷达、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的小说,更加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
C. 诗化小说主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诗性语言形成的韵律感,二是诗歌意象构建起来的诗性画面。
D. 在情感表达上,诗化小说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将情感蕴藏于诗性的语言和小说的情节中。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职业》《异秉》两篇小说透露出汪曾祺中国式的“温良”,这种“同情与智能”的精神是西方人难以具备的。
B. 材料一列举莫言和汪曾祺等作家小说中的诸多意象,证明了诗化小说的意象种类繁多且具有独特内蕴的观点。
C. 材料二以《百合花》为例,具体阐释了诗化小说在语言、结构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令读者更易理解作者观点。
D. 根据材料二对《百合花》的分析可知,只有反映人性美的小说形象,其行为思想才是自然从容的,其情感才是内敛的。
3. 下列选项,不能阐释材料一“诗化小说感性思维”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的诗化小说《边城》用大量篇幅表现人物心理,有时通过人物的幻想、梦境来披露,有时用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描写来暗示。
B. 阅读鲁迅的诗化小说《故乡》时,读者感受最深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作者对故乡既眷恋又失望的复杂情感。
C. 茹志娟的诗化小说《百合花》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军民之间的故事,真实感人。
D. 铁凝的诗化小说《哦,香雪》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等乡村少女的心理,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摆脱落后贫穷的迫切心情。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从意象性抒情和结构散文化两个角度赏析孙犁的诗化小说《荷花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汪曾祺、莫言等作家的小说阐释了注重个体感受的感性思维”错,材料一第一段为“新时期文学伊始,以汪曾祺、张炜、张承志等人的小说为代表的诗化小说大规模涌现。这类小说具有语言的诗化与结构的散文化,小说艺术思维的意念化与抽象化以及意象性抒情、象征性意境营造等诗性特征。它用感性思维、以己度物思维等思维方式阐释了诗性思维,从而开拓了小说的诗学空间,建构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小说诗学”,是“诗化小说”用感性思维阐释了诗性思维,不是“汪曾祺、莫言等作家的小说”。
B.“更加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错,材料一第三段为“诗化小说还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许多小说在叙事和描写中蕴含着舍己为人、匡扶正义、超然旷达、不慕名利等精神品质,以诗性精神陶冶并净化人的心灵”,应是“诗化小说”注重对人心灵境界的提升,许多小说蕴含着这些精神品质。
C.“诗化小说主要具备两个特点”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诗化小说的语言展现出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一方面是诗性语言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韵律,通过音调变化形成旋律,另一方面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意象不断构建和阐发带来诗性语言的画面,这是诗化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诗化小说在结构上以人物为核心来组织故事,淡化了线条式的情节结构,只在结构上提供了一种逻辑上形成散文化特征的简明的故事框架”可知,诗化小说至少具备三个特点,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1)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2)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3)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