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040字。
【考试时间:2024年7月13日07:30~10:00】
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曾有包括德国人鲍希曼,日本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系列考察,但囿于自身知识,他们难以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线索。清末民初学者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出版于1933年,日本人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文版出版于1934年,遗憾的是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乐氏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书,如梁思成的评述:“伊东的书止于六朝,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因缺乏系统资料,其书前半着力早期石窟寺,后来补充了一部分,也仅对北方清代木构建筑稍有述及,遑论谈史?
从无到有建构一部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朱启钤领导,梁思成、刘敦桢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肩上。
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从学社成立,梁、刘先生加盟,到1937年抗战爆发,学社被迫南迁,短短7年时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在极端困难艰苦条件下,足迹踏遍大半华北,考察数百座古建筑,绘制2870余幅测绘图。他们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对古建筑建造年代与结构特征一一归纳分析,并将其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未发现唐代建筑实例前,梁先生撰写《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为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作前期准备,也为最终建构中国建筑史未雨绸缪。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在时局迷茫的战争前夕,不顾自身安危,依据敦煌石窟一幅壁画,长途颠簸,迫不及待来到僻远的五台山考察,最终发现唐代大型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发现为中国建筑史科学建构提供了扎实充分的早期依据。
(摘编自王贵祥《为中国建筑立史,为华夏营造继绝学——梁思成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材料二: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思想特点鲜明。
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都为儒家文化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文人士大夫,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相比之下,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许多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考察,但哪怕是最早的两部《中国建筑史》也未能厘清其中的历史线索,并不能称为中国建筑史。
B. 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足迹踏遍大半华北,考察数百座古建筑,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研究古建筑。
C. 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全都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他们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
D. 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是把建筑作为艺术,他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相比其他建筑学家更重视建筑的艺术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梁思成,材料一侧重论述他在建筑领域上的学术贡献,材料二侧重论述他在建筑创作上的思想特点。
B. 虽然时局不明朗,但梁思成、林徽因坚持考察,最终发现佛光寺东大殿,其过程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C. 梁思成所设计的石头楼体现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对父亲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
D. 两则材料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富有文采,在论证方法的选用上都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
3. 下列选项中的建筑设计与材料二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最契合的一项是( )
A. “鸟巢”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即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B. 外滩最高的建筑物沙逊大厦,高77米,平面为A字形,主屋顶部设有高19米形似金字塔呈墨绿色的瓦楞紫铜皮屋顶,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在腰线和檐口处有雕刻的花纹。
C. 保山永子棋院的主体建筑永昌阁高44.99米,外看5层,内部实际9层,建筑风格与江南三大名楼相似,飞檐斗拱,赤柱彩椽,雕梁画栋,气势轩昂,同时具有事事如意、长长久久的寓意。
D. 东方明珠塔巧妙地采用了多管造型,由三根中空擎天柱支撑,它集都市观光、时尚餐饮、购物娱乐、历史陈列、浦江游览、会展演出等多功能于一体。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思成亲自考察古建筑,绘制测绘图,建构中国建筑史,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巨大。
B. 在建筑设计中追求民族主义、建筑形式、建筑艺术性等特点,使梁思成创作思想自成体系。
C. 梁思成一开始就赞同现代主义建筑论者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扩展建筑的意义和内涵,对建筑的艺术性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建筑学家。
D. 回国之初,梁思成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注重培养建筑艺术人才,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
5. 梁思成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必须有我民族之性格”,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建筑的民族性”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全都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可知是“大多具备”,而不是“全都具备”。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狗皮埃罗
[法]莫泊桑
寡妇乐斐佛太太是一名乡绅太太,她和仆人洛斯,住在乡下一所不大的房子里。一天夜里,有人偷走了她们园子里的十二棵洋葱。想到盗贼可能还会再来,她们决定养一条狗。但乐斐佛太太声明,她绝不会花钱去买。
一天早上,面包店老板带来了一只“小怪兽”:全身黄毛,四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