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20字。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时作业(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乙)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丙)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虞,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自谓所行不变,及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选自《贞观政要•论纳谏第五》)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上写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征A与B吾C共D安E天F下G常H恐I骄J奢K生L于M富N贵O祸P乱Q生R于S所T忽U故V知W守X成Y之Z难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翻译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纵情以傲物        善假于物
  B.貌恭而不心服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C.承天景命            至若春和景明
  D.能克终者盖寡        战无不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作者概括了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历史教训,得出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结论。
  B.乙文中唐太宗说对于守成之难,现在应当慎之又慎,房玄龄听了之后拜服,改变了自己“创业难”的观点。
  C.丙文中魏征认为当时的唐王朝恩泽声威比贞观初年要大,但是在德行仁义方面却不如贞观初年,唐太宗对此很不理解。
  D.三篇短文围绕治理国家阐述了主张,甲文作为奏疏,言辞诚恳急切;乙文和丙文利用对话,塑造了进谏和纳谏的典型形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5.丙文中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之后说自己“过失堪惊”,“过失”指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太宗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有言征阿党亲戚者,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无状,奏曰:“征为人臣,须存形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