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30字。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注]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删改)
  [注]数罟(cù  gǔ),细密的渔网。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B.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C.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以此作谦称。
  B.河,专指黄河,而今意则较宽泛,与“江”一样,属词义扩大。
  C.粟,谷子的籽实,古代泛指粮食,与稻、黍、稷、麦并称五谷。
  D.“谷不可胜食也”和“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的“胜”意思不同。
  3.下列对《齐桓晋文之事》以及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向他询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目的是和孟子探讨争霸天下的方法,这表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以牛易羊”这种齐宜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而且富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接受。
  C.本文中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事情而已,他的治国政策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
  D.在使梁惠王明白其所施行政策的实质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二、名篇名句默写
  填空。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除了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还要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