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6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诗中抓住“忧”字来写诗人为什么“忧”,如何解“忧”,从而表达希望能够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是一首积极进取的求贤诗。本单元安排《短歌行》一诗,对学生全面了解曹操,感受曹操在短暂的人生中竭力创造伟业的气概,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具有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学到高中都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许多著名作品学生都能吟诵,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诗歌学习基础。但是,汉魏诗歌时代久远,语言精炼,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需要学生仔细思考。同时基于学生学习基础,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多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方法自行分析诗歌。
  三、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分析曹操的“忧”的内涵,感受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3.明确珍惜时光,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理解《短歌行》中表达的作者的人生感受,体会曹操对“忧”的超越以及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
  五、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从朗读中分析诗歌情感。
  六、教学方法
  1.课前预习法 2 启发式教学法 3 诵读感知法 4.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 查阅曹操相关资料,反复研究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做好诗歌思想内容探讨的各项准备。
  (2) 制作课件,并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2. 学生准备:
  (1) 结合注释和之前所学的关于曹操生平及其诗歌的知识,初步感知诗歌。
  (2) 在对诗歌有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反复吟诵诗歌,并能背诵。
  (3) 阅读《苦寒行》、《观沧海》和《龟虽寿》。
  八、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古人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能抒情言志的,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我们一起来欣赏作为文学家的他所展现出来的政治家、思想家的一面。
  (二)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