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06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校内期中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共21小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提示:请将正确答案规范填写在答题卡内规定的区域,填写在本试卷内的答案无效)
我校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邀请你参加。
第一篇章:读(25分)
1. “爱阅读”社团拟写了一则活动开场白,请你一起完成。
同学们:
你们好!
阅读带给我们_________的胸怀,________的眼光,_________的智慧。阅读让我们走进人间的四月天——“鲜妍百花的冠(miǎn)①________你戴着”;阅读让我们领略苏轼笔下月色如水、疏影摇(yè)②________的美妙境界。畅游书海,(jí)③________取精华,受益无穷。阅读不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是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让阅读的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焕发明媚迷人的风采吧。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广博大 博古通今 高瞻远瞩
B. 高瞻远瞩 博古通今 宽广博大
C. 宽广博大 高瞻远瞩 博古通今
D. 博古通今 宽广博大 高瞻远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阅读不是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而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
B. 阅读不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是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
C. 阅读不仅是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而且是获取知识的手段。
D.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而且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
2. 吟诗文,默佳句
读古诗文,领略四季风光。“①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野芳发而幽香,②_____________”描春夏草木花繁叶茂之态;“③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写秋月空明澄澈之辉;“大雪三日,④____________ ”书冬雪清冷静谧之状。
读古诗文,体味百态人生。“我欲乘风归去,⑤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是苏轼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情绪;“⑥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是刘禹锡被贬归来,恍若隔世的沧桑之感;“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是刘长卿把自己的遭遇和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老而弥坚的执着追求。
3. 读名著,写荐语
小九参加完名著交流会,想向好友小文推荐《水浒传》《艾青诗选》中的一部,请你结合作品内容任选两个角度帮小九把下面的推荐信补充完整。(推荐角度: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特色、作品影响等)
推荐信
亲爱的小文:
你好!
听说你想要阅读经典名著,我想向你推荐_________这本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你能喜欢。
小九
2023年11月8日
第二篇章:品(65分)
(一)(23分)
【古诗】
“古诗苑漫步”社团邀请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①。
萧条桑柘②外,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唐时曾遭吐蕃侵犯。②桑柘:桑木和柘木。
4. 下列对甲、乙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诗都是唐代的五言律诗,音韵和谐,韵味无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