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77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满分: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大陆被某种障碍所隔离的不同区域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
  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据我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并巧妙地使每一种生物类型都能适应最为错综复杂的生活条件的力量。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
  材料二:
  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莱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在根本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在驯养情况下还是自然状况下,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物的变异就会发生。
  B. 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微小变异的累积也会产生巨大的效果。
  C. 物种存在个体差异,也存在自然变种,二者差异十分明显,但没有人能明确将它们区分开。
  D. 自然选择能将有益于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起来,虽然过程缓慢,却不会受到限制。
  2. 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时候,华莱士也发表相似的观点,但他却将进化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可见其淡泊胸襟。
  B. “新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主义”并没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基于魏斯曼提出的“种质连续学说”而对进化论所作的修正。
  C. 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D. 在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新的生物学理论和学科层出不穷,它们为进化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也推动其不断完善。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来支持达尔文渐变论的一项是(   )
  A. 对于可以触及到高处的反刍类动物来说,拥有修长四肢和长长的脖子,个体就越容易保存下来。
  B. 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其门类比今天的还多。
  C. 据计算,现代类人猿的脑细胞为10亿个,但现代人类的脑细胞却暴增到140亿个之多。
  D. 进化是宇宙的主要过程,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过程。
  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5. 有段时间,一些否定进化论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被广泛转发。例如有人就说,不相信自然选择可以解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对于生物学界的很多东西达尔文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请结合材料二,对这样的论调进行反驳。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物的变异就会发生”错,从“一旦”一词可知,环境条件变迁为变异发生提供可能性,并非充分条件。
  B.“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错,据“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见是别人的主张而不是作者观点,且据“这是无法证实的”可见,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C.“物种存在个体差异,也存在自然变种,二者差异十分明显,但没有人能明确将它们区分开”错,“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指的是自然变种之间;没有人明确区分开的是“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建水记
  于坚
  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