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20字。

  山东德州一中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德州一中   孔明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12分)
  1.(12分)(1)《龟虽寿》是           (朝代)文学家           (作者)的名篇,他还在《             》中发挥奇特的想象写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2)乡书何处达,                      。(           (作者)《次北固山下》)
  (3)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           (人名)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兄女曰:“                           。”公大笑乐。(《咏雪》,选自《             》(书名))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6)请写出带有“雨”字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                     ,                     。
  二、阅读(69分)
  (一)(13分)
  【材料一】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节选自《藤野先生》)
  【材料二】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三】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yǎo)无消息了。
  B.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pō)在河埠头。
  C.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qī)跷。
  D.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jiàn)略》。
  3.下列对选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这一句中“竟”字表达了作者没有寄信和照片的遗憾、内疚、自责之情。
  B.【材料一】中的“他”,是指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材料二】中的“先生”,是指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
  C.【材料三】中“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表达了“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兴奋心情,但这种心情很快被父亲打断,“我”也最终没有看成五猖会。
  D.三则材料都和“教育”有关,体现出鲁迅对于教育的思考。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朝花夕拾》以鲁迅童年及青年时期的见闻和经历为原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集。
  B.《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都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的10篇文章,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D.“朝花夕拾”指清晨凋落的花朵,在日暮时分拾起,即重拾过往之事,重提旧日情由。
  5.《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他篇目中再选一篇,列举一个情节。(4分)
  (二)(11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对上面两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秋》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萧瑟、冷清的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B.《秋》中的景物都为动态,如:“一点飞鸿影下”,此句也是前后两部分的过渡,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
  C.《秋思》勾画了一幅羁旅秋景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可以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D.《秋思》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7.有人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温馨恬静,与整首曲风格不符,不利于表现作者情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4分)
  8.《秋思》和《秋》两首元曲在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任选一点,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4分)
  (三)(17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卓茂,南阳宛人也。时尝①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②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