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450字。
连州市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发展素养监测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1)张岱《湖心亭看雪》“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尽享山水之乐;
(2)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即景生情:“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惆怅又感伤;
(3)欧阳修醉翁亭静观山间朝暮的“晦明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比喻的手法感叹前途艰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怀念故友,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
(7)韩愈左迁至蓝关,但忠君之心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雾凇沆砀 ②. 寒林空见日斜时 ③. 日出而林霏开 ④. 云归而岩穴暝 ⑤. 欲渡黄河冰塞川 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 ⑦. 怀旧空吟闻笛赋 ⑧. 到乡翻似烂柯人 ⑨.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⑩.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凇、沆、砀、斜、霏、穴、暝、塞、吟、赋、柯、蜡、弊、衰”等字的正确书写。
2. 诗词与酒结缘已成为中国古诗词文学的一个传统,诗人常常借“酒”来抒发内心情感。请你根据我们学过的古诗文,写出三个古代酒杯的别称。
【答案】觥、觞、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在中国古诗词文学中,酒杯常常被赋予雅致的别称,以增添饮酒的韵味和情感的抒发。
玉壶:玉壶常被用作酒杯的雅称,寓意酒质清澈如玉,也象征着饮者的高洁情操。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的“玉壶”即指酒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的清高品格。
金樽:金樽是古代贵族饮酒时常用的器具,因其金色华丽而得名。在诗词中,金樽常被用来象征宴饮的豪华和欢乐的气氛。如李白《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应尽情享受欢乐时光的感慨。
觥筹:觥筹原指酒杯和酒筹,后来泛指饮酒 器具。在诗词中,觥筹交错常被用来形容宴会上宾客们举杯畅饮、欢声笑语的热闹场景。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 这三个别称不仅体现了古代酒杯的材质、形状和用途,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以及“引壶觞以自酌”中的“觞”等都是酒杯的别称。
阅读下面“寻找身边最美文化遗产”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场白,完成小题。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江南是地域文化和诗意乡愁的代名词。地处江南的佛山,受江南文化rú yǎng至深。①奔腾的河流、guǎng mào的田野,孕育了延续千年的江南文脉。______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共同铸就了佛山人孜孜不倦、chí zhīyǐ héng的精神信念。
②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大国之崛起呼唤青春之力量。③青年一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人。我们应当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④让我们扛起如山的责任,让我们践行誓言的铿锵,让我们一起寻找身边最美文化遗产!
3. 根据拼音写汉字。
(1)rú yǎng ( ) (2)guǎng mào ( )
(3)chí zhī yǐ héng ( )
4. 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崇文重教 B. 墨守成规 C. 丰功伟绩 D. 前仆后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