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00字。
东方教育集团语文学科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2024年10月
考试范围:一、二单元结束,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乔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窠巢(kē) 发髻(jì) 竦峙(sì) 翻来复去(fù)
B. 莅临(lì) 静秘(mì) 菡萏(dàn) 混为一谈(hún)
C. 笃志(dǔ) 菜畦(qí) 油蛉(línɡ) 美不胜收(shènɡ)
D. 吝啬(shè) 憔悴(cuì) 后窍(qiào) 花团绵簇(jǐn)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竦峙(sì)——(zhì),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B.静秘——静谧,混为一谈(hún)——(hùn);
D.吝啬(shè)——(sè),花团绵簇——花团锦簇;
故选C。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有人喜欢______________,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______________。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______________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______________的效果。
A. 高谈阔论 承载 排放 一箭双雕
B. 高谈阔论 载体 释放 事半功倍
C. 海阔天空 载体 释放 一箭双雕
D. 海阔天空 承载 排放 事半功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词义辨析。
第一空: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言论(多含贬义)。海阔天空,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第一空,与“低声细语”相对,应填“高谈阔论”;
第二空: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载体,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第二空,语言应是思维的“载体”。
第三空:排放,指排泄,放出。释放,指脱掉,解开,解除等。第三空,修饰智慧与力量,应用“释放”;
第四空: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事半功倍,意思是花一半力气,收到成倍效果;指做事得法,因此费力小,收效大。第四空,强调效果,而不是目的,所以用“事半功倍”;
故选B。
3. “有朋自远方来” 活动课上,小语进行了自我介绍。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①大家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是沧海中的一粒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②我喜欢画画,因为它能给我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③我喜欢跳舞,因为它能锻炼我的身体,也让我学会了坚持;④我喜欢打羽毛球和跳绳,它能让我的肢体更加灵活协调;⑤我还喜欢写作,拙作曾发表在《小学生作文》上。⑥新的学期希望和大家一起加油努力。
A. “沧海”本义是大海,在这里指的是“芸芸众生”。
B. “喜欢”和“乐趣”都是名词,“锻炼”是动词。
C. 第④句有语病,应将“它”改为“它们”。
D. 第⑤句中的“拙作”是谦辞,体现发言者态度谦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有误。“喜欢”是动词。故选B。
文学常识与名著(4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记述了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经历。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朝花夕拾》共十篇回忆性散文,原题为《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世说新语》的编者是南朝宋的刘义庆,不是“南宋”;
故选B。
5. 《朝花夕拾》中:“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物是________;在《____》中鲁迅讽刺了两名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庸医。
【答案】 ①. 范爱农 ②. 父亲的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著内容。
《朝花夕拾》中,“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物范爱农,这是鲁迅初次见到范爱农时的印象。《范爱农》 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