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043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劳模凝聚了不同阶段的社会信任,成为对诚实劳动价值的肯定、象征和符号。劳模精神是一种源于生活又融于生活的精神,带来的是政治凝聚力、经济提升率、社会文化示范性和社会发展引领力。从符号价值角度研究劳模现象,内蕴着两大重要变化。
  一是劳动观念不断被重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劳模为重要代表的新型劳动者形象不断被刷新,引领了全社会劳动观的升级进步。
  在土地革命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中,劳动人民带着“我们多流汗,前方少流血”的精神,激发了劳动热情。《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一文中号召国有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中的工人,不应该为地主、资本家劳动,应该为自己、为人类的最后解放而劳动。劳动性质的变换,成功推动了全社会用新的态度来对待新的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以劳模为代表的优秀劳动者被看作国家最宝贵的社会财富。劳动政策颠覆和重塑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观念,工人阶级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1978年改革开放后,劳动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劳模诞生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成为各条战线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以知识创造效益、以科技提升竞争力,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新时代,尊重劳动,“实干”“创造”并重的劳动观蔚然成风。社会从整体上认识到美好梦想需要通过诚实劳动实现,而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也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得到破解。
  二是新的技术进步指标不断被刷新。劳模作为技术革新的领先者,在中国社会的技术进步史上扮演着领航者的角色,是质量意识与质量精神存留与发展的守护者,是新的工匠精神不断被升华的实践者。
  在手工劳动时代,手工劳动是一项非标准化的技术技能,劳动者运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准确性和精确度,体现了劳动者的“工艺”完成水平。手工劳动是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重要性被很大程度地拔高。在机器工业时代,先进生产者是代表着劳动生产率所达到的新的水平的旗帜,先进生产者学会了使用机器,优化了操作技术流程并改进了工作方法,或者改革了设备,诸如郝建秀细纱工作法、“钻头大王”倪志福等。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国劳模并没有安于现状,生产作业流程、智能技术、管理技术发生质变,一些新兴高技术工业部门诞生,产生了许多依靠脑力劳动的复杂工种,新一代劳模勇敢承受时代风雨的洗礼,自觉接受现代文明的陶冶,成为适应信息化大生产要求的新型劳动者榜样。
  (摘编自《劳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
  长达千米的港岸线上,空无一人,大型机器人高效流畅地抓取集装箱,全自动码头导引车来去自如。面对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这种充满科技感的一切,就算是对未来科技有所了解的人,也深受震撼。而实现从无到有、创造这奇迹的,就是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
  中国虽是港口大国,但在全自动化码头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赴外国学习核心技术却遭遇各种以“保密”为由的防备与壁垒。既然如此,张连钢和他的团队下决心自己干。无资料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劳动观念不断被重塑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地革命时期,劳动性质 变化推动全社会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劳动观念被重塑。
  C. 改革开放后,劳模在各行各业诞生,人民开始注重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D. 新时代,人们认识到通过诚实劳动能够实现美好梦想、破解发展难题。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模是对诚实劳动价值的肯定、象征和符号。劳模精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价值。
  B. 手工劳动时代的手工劳动,重视劳动者运用工具的熟练程度、准确性与精确度,对创作性的要求也高于现代机械化、信息化时代。
  C. 张连钢及其团队赴国外学习核心技术受阻后,历经多年探索创新,从无到有,终于创造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这一奇迹。
  D. “连钢创新团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自主创新生力军,是由于科技革命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科技创新更重要和迫切。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第一段描述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充满科技感的场景,自然引出对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描述。
  B. 材料二详细介绍了张连钢、黄大年、南仁东等人的事迹,他们的创新成就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也能行”。
  C. 材料二特别提到“振超精神”,一是为了说明青岛建设精神的传承,二是为了强调科技创新越发重要。
  D. 材料一从符号价值角度研究劳模现象,材料二以“连钢创新团队”为例说明时代呼唤更多自主创新生力军。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在论证上 特点。
  5. 请从符号价值的角度,分析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建设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
  来了一个乡干部,他眼睛熬得通红,一边喘息地喝着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他好像是说什么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去借。原来,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我讨了这件差事,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帮我动员几家再走。
  我们到附近一个村子,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手里抱得满满的,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