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990字。
惠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2024.01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家卫国题材给了文艺创作者灵感,据此创作出了不计其数的艺术作品。《长津湖之水门桥》(以下简称《水门桥》)和前作一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原型,编导于此呈现的一个共同倾向,是将再现的一切要素都转化为表现,具有重视主观真实的表现主义式的突出和强烈的意义。这主要和它所做的艺术处理方法的三个特点有关。
首先,选取水门桥之战,揭示出七连增援水门桥的原因和炸桥的过程,在极端环境下的战斗进程与人物典型的一致性要远高于其他环境下的一致性,在扁平人物形象与圆形人物形象之外,塑造特定环境下的局域人物形象,更具表现效果。水门桥战斗是独一无二的,编导极为珍视人的精神力量的强大功能。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形象单纯稳定,圆形人物形象的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里拈出的局域人物形象,既非单纯稳定,缺乏变化,亦不是一味强调性格中的矛盾对立因素,而是在表现性的意义上强调典型的局域性的环境作用,描绘典型环境与场景下的典型人物与典型性格,进而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在《水门桥》中,千里想起没有把老大照顾好,时时涌起照顾万里时的不无痛感的怜惜;百里为救神枪手平河牺牲,平河一直对伍家兄弟心有愧疚;梅生想念妻子和女儿、期待能回到妻子怀抱……这之中现实主义典型创造的作用颇为突显,人物在纯主色之外,羼杂了局域的色块部分。在动作、战争里,在寒冷、风雪、爆炸、飞机、坦克、困难以至恐惧的环境真实里有“人”,这在对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梅生、谈子为、平河等的描写中都得到集中展示。两部影片中,伍千里双手捏摸万里的脸、革命烈士骨灰坛和震撼悲壮的场面等重复出现,显示了著名的“契诃夫之枪法则”(Chekhov’s Gun)①的戏剧方法。通过这种包含表现主义因素的体现为各有特定阴影的人物局域形象的生动刻画,典型的重要意义得到更大程度的演示。
其次,《水门桥》对题材的灵活运用和宏观的表现,取代了小分队进行小体量战斗的预设议题,通过多维的开掘保证了影片在较广层面表现的完整度。影片对更大背景和场面的自如运用,使“水门桥战场”上的炸桥这样的“小战斗”成为长津湖影片全景创作与整体擘划过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与《长津湖》从大到小、从司令员到新兵的成长描写和油画般的画面展示不同,《水门桥》在聚焦三炸水门桥的同时,赋予了作品多种表现意义的内容、情境和色调变化组成的系统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门桥》作为保家卫国题材的电影,虽然基于客观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原型,但编导做了艺术处理,呈现重视主观真实的倾向。
B. 与“扁平人物”或“圆形人物”相比,《水门桥》影片塑造出的典型的局域性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更具表现效果。
C. 影片发生在志愿军炸桥和美军逃跑之间的那种脸谱化,是使《水门桥》这部电影成为导演最为欢愉的表现性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D. 志愿军英雄能够一直受国人爱戴,且被视为“最可爱的人”,部分原因是讲述志愿军故事时把民族文化和国家元素放了进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编导极为珍视人的精神力量的强大功能,使得《水门桥》在极端环境下的人物典型的一致性要高于其他环境。
B. 《水门桥》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革命烈士骨灰坛和震撼悲壮的场面都是必需的或不可替代的,都与电影情节相关。
C. 《水门桥》读识出了中国军人在复杂地缘政治角力过程中所展现的整体面貌、荣耀和诗性特质,可当爱国教育片看。
D. 《水门桥》影片密切地联系了变动的中国的现实,且创造了中国人的典型,可见其已成为永久的生命的艺术。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不同于早期主旋律电影“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水门桥》将志愿军的形象以普通人的视角呈现。
B. 《水门桥》具象展现了伍万里在战争的残酷历练中,从叛逆任性到自觉背负“七连”使命的转变过程。
C. 《水门桥》将人民志愿军群像树立成为革命的典型,一改以往以独立形象作为银幕典型的做法。
D. 《水门桥》用中方与美方战略高层的宏观叙事,及其具体作战方的微观叙事,串起影片的故事线。
4. 材料在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5. 在新时期,主旋律电影作为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请结合文本分析拍好主旋律电影可进行怎样的尝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使……”错误,原文为“这个系统结构既可以让前作色彩变暗转化为背景,也可以接续并中和其他故事与美学表现的反射。这也是发生在志愿军炸桥和美军撤退(‘逃跑’)之间的那种脸谱化,使这部电影最终成为导演徐克最为欢愉的表现性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从系统结构中抽离出来单独谈脸谱化,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泽乡
茅盾
算来已经是整整七天七夜了,这秋季的雨还是不停下着。军营早已移到小丘上。九百戍卒算是还能够捆一堆干燥的稻草,这便是那两位终天醉成泥猫的押送军官的唯一的韬略。军官呢,他们的祖父是当年铁骑营中的悍将。然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带着原是“闾左贫民”的戍卒九百。他们富农素所奴视的“闾左贫民”,没有一点共同阶级意识的“部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