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50字。

  我与地坛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感受亲情的珍贵。 
  3、学会珍惜健康,珍惜亲情,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语句的理解  
  2、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思索。
  【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课前听音乐。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
  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我们的作者史铁生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前一定预习过课文了,那我们来看看ppt上的生字词,有不认识的吗?
  四、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概括文章两个部分内容
  学生基本可以总结出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是我与地坛和我与母亲,然后简要分析两者的关系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我与地坛)在阅读中思考第一个问题即
  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此时的地坛是怎样的
  此时通过通读文章生一般都能概括出我与地坛的状态即         
  我——颓废、迷惘、双腿残疾。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沧桑、古旧。
  通过两者此时的状态来讲解两者的关系即同命相连,惺惺相惜
  2、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
  此时学生很容易就能想到距离上的近,然后通过上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想到两者命运上的相似性,和同样的命运地坛给予作者的启示,明确答案即
  (1)我家与地坛很近。
  (2)我与地坛有着相似的命运。(“园子”荒芜,“我”残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