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40字。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对三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辛词上阕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目的是歌咏他们的丰功伟业。
C.辛词中多处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D.情景交融是李词在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表现了驾一条小舟、用葫芦做成的酒杯而相互敬酒的情景,感叹自身的渺小。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通感修辞描写宫中音乐表演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父亲是“ ”的气概,儿子却是“ ”的狼狈结局。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水与舟为喻描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自述自己技艺高超,正面表现的一句是“ , ”,侧面表现的一句是“ ”。
(3)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句中,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 ”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梦想是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理想,意味着更美好的可能性。“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对功利现实的突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弥补。伟大的诗人总有浪漫的理想,优秀的作品也多寄寓着美好希望。
对于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者而言,要想创作出优秀作品,既要有古人先贤的那种浪漫想象力,又要让梦想照进现实,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既做“理想家”,又做“写实家”。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可以当作诗词创作的方法论。
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依存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