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3720字。
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如今,诗歌公众号已经成为不少人晚间精神生活的一个私密角落。“为你读诗”与“读
首诗再睡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前者的简介是:“为你读诗,给灵魂片刻自由。每晚10点,从这里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后者是:“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晚10点,为你读首诗。”
②这些诗歌公众号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大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与私人时间的约定。于是
既保证了“意义”这一功利主义的必然追求,又承诺了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此二者显然构成悖论,但是在诗歌公众号中得到了统一。
③在追寻、阐释、实践这种高级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公众号推崇的“诗意”美学风格逐
渐成形。理想、自我、情感成为诗歌公众号挚爱的主题。它们选择的诗歌,倾向于凸显浪漫主义风格,将诗意和自然意象密切联系,草木、花朵、星光……这些词汇频繁闪现,编织出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的田园之梦。在公众号主播优美的朗诵声线中,虚拟性的诗意空间被建立起来。诗歌公众号决心要“反抗焦虑”,试图给出一种温柔平滑的夜之抚慰。人们借助对诗歌商品的消费,将美与生活建立了切实联系,达到自我愉悦。
④有批评者认为诗歌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多元生态是不利的。但欲使大树开枝散叶,首
先需使其成活;同理,想让诗歌有一个多元发展的生态,首先需打破诗歌圈固化的僵局。诗歌公众号的流行,也可以视为诗歌不死的一个标志,看上去日益小众化、圈子化的现代诗歌,在新媒体全面介入后,成为了流行之物,被广大受众消遣。在诗歌公众号培养一批诗歌爱好者之后,他们必将分流分享,成为专业读者甚至创作者,促进多元诗歌生态的形成。
⑤流行之物总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诗歌公众号在选择诗歌时,既要保持诗歌的审美品位,又要兼顾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还要将诗歌包装为文化产品。这种打造方式是否会拉低大众的审美?不可忽视的是,充分包装在降低读诗难度的同时,确实也限制了对诗歌更为自主的理解。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诗歌作品大同小异,变成了浅显的“金句”。但幸好大众审美并不是被动的,它是一个会自省、会生长的有机体。如果心灵鸡汤风格的抒情诗过分泛滥,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弃之而去。
⑥诗歌公众号会不会割裂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新疆棉花事件”
为例。一些国外服装品牌发表了不再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新疆:一场邂逅,就足够美丽”为题的特别推送,呈现诗人和作家笔下的大美新疆。这些
推送以文艺的方式有效回应了现实。
(摘编自何瑛《晚上10点的微信读诗,为什么吸引人?》)
材料二:
①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②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公众号构建了一个虚拟性的诗意空间,统一了构成悖论的功利主义追求和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
B.诗歌公众号能在消费主义时代为人们编织出田园梦想,这与它们在内容上只选择以自然事物为意象的浪漫主义诗歌有关。
C.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将“本真”文化商业化,虽然让文化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却不利于“本真”文化的提升。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有了回归生活中心的可能,但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公众号推崇的美学风格、主题,选择的诗歌类型,都是其试图“反抗焦虑”、给予现代人温柔抚慰的尝试。
B.从眼前看,诗歌公众号是用流行的方式培养诗歌爱好者;从长远看,它们也是在培养隐藏的专业读者和创作者。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诗歌传播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某诗歌公众号送了《在这里,诗意地享受美食》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推广介绍了北京的四家餐厅。
B.苏东坡是一位“快乐的天才”,某诗歌公众号以他为主角,策划了一期“半在尘世半为仙”的内容。
C.余秀华走红后,某诗歌公众号推出了12期的诗歌系列《遇见》,将余秀华、梅婷、春妮集合到一起。
D.某诗歌公众号将往期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集,把它们放在公众号底部的“诗意生活”栏目,进行展示。
4.材料一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5.概括材料一针对材料二说法的正面观点。(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① 诗歌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
② 诗歌变得娱乐化
③ 诗歌陷入庸俗化陷阱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风
王东梅
那一年,俺奶还没见过俺爷。俺奶在西山坡上种黄豆。地肥,水足,种子撒下去,很快就发了芽,嗖嗖地长,长叶子,长秆子,长豆子。
那一年,俺爷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俺奶这么个人。俺爷在东山沟里磨豆腐。俺爷是十里八乡做豆腐的高手,俺爷做的豆腐,嫩,滑,甜。
东山沟和西山坡中间隔着一座亮甲山。说是山,其实比起真正的山,就是一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