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80字。
2024—2025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古典之美(31分)
1.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 B.劲健雄峻,神韵飘逸
C.和谐匀称,端庄整齐 D.笔意流畅,粗细相间
2.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和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文采用楷体书写,字体方正,笔画平直。
B.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人生和自然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学校将举行诗文朗诵会,请补写开场白中的语句。(10分)
风景是诗意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你用什么心态行走于尘世,尘世就会馈赠你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范仲淹以“记”赠友,《岳阳楼记》中“(1)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既重申自己的悲喜观,又有对老友的规劝:欧阳修被贬滁州,《醉翁亭记》中“(2)苍颜白发,______________”的醉态,尽显太守与民同乐的酣畅与满足;张岱游西湖,《湖心亭看雪》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的景象;李白遭遇谗毁,《行路难(其一)》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含他对理想的执着,失意中仍心存希望:刘禹锡改革失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通晓新旧交替的规律,展望未来的乐观;苏轼弟兄分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仍借月抒怀,表达美好祝愿。
不管何时何地,用一颗清明的心行走于尘世,那么你的人生,也会月朗风清。
4.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9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绷浑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麟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B.朝晖夕阴 晖:日光
C.樯倾楫摧 倾:倒下
D.宠辱偕忘 偕:和谐
(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前人之述备矣
C.至若春和景明
D.而或长烟一空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交代作记的缘由,其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高度地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衔远山,吞长江”描写了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和“吞”极具表现力,写出了洞庭湖水气势磅礴的特点。
C.第③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
D.第③④两段运用对比的写法,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5.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息,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哎啊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动,贪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下面如粗的词。(2分)
(1)啖粥而读 啖:______________
(2)辄以水沃面 辄: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