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1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12月月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查范围:第14~17课,22、23课完,课外诵读欣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采用网阅形式阅卷,请将答题信息与答题过程在配套的答题卡上完成。试卷上答题无效。
  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本试卷配套答题卡的相应的位置里。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1.为丰富校园生活,让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班上举办了“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的主题活动。
  【笔走千秋】右侧是两位大家的书法作品,请从以下选项中分别选出对两幅作品最恰当的评价。(2分)
  A.字体方正稳健,体现传统文化之美,适合张贴在居室。
  B.字体龙飞凤舞,蕴含古朴气象,适合张贴在书房。
  C.字体繁复古朴,告诉我们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
  D.字体蚕头燕尾,意在赞美居室,体现居主人淡雅的审美情趣。
  甲:______ 乙:______
  2.【诗文沙龙】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景,景中情。探求景物在诗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晏殊在《浣溪沙》中,既惆怅于春光流逝的不可抗拒,又欣慰于美好事物的重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在《采桑子》中从听觉角度写出泛舟西湖的欢乐的句子是芳草长堤,_____________;朱敦儒在《相见欢》中写中原沦丧的现实,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从而抒发痛切地质疑和无望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流连于自然美景,迟迟不愿离去时,可借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受;曹植的《梁甫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侧面描写反衬出边地贫民生存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对边地贫民生活困苦的感慨与同情。
  二、读·思(38分)
  (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气势磅礴的盛世华章。珠玉在前,14年后的冬奥会开幕式如何实现突破,展现中国风采?在冲突频仍、猜疑升级的当今世界,如何借助艺术的力量发出和平之声?这是我们导演团队成立之初就苦苦思索的问题。如今,通过一种美学风格的革新,我们成功回答了这些问题,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奥运会开幕式”“中国风采”“当今世界”“艺术的力量”是结构相同的短语。
  B.“如何借助艺术的力量发出和平之声?”该句的问号表达出了强烈的反问语气。
  C.“这是我们导演团队成立之初就苦苦思索的问题。”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是问题”。
  D.“珠玉在前”运用比喻修辞,把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比作“珠玉”,表现了开幕式的华美。
  4.学校要组织“用好网络热词,激活沉寂汉语”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活动围绕“网络热词该不该屏蔽”这个话题展开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班级开展“纪实作品”阅读交流,小之和小江对最感兴趣的《红星照耀中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根据情境,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5分)
  5.(1)小之:纪实作品的“魂”就是一个字——“真”,首先内容要真实。《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再现了领袖人物的精神面貌、_________、________、红色中国的历史与现状。
  (2)小江:第二点是呈现内容的方式要“真”,本书通过记叙作者亲身经历、_________、________、引用资料等纪实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
  (3)小之:真实客观的笔触背后,也隐藏着作者的个人立场和态度。
  小江:是啊,纪实作品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肯定会有一定的感情倾向,比如这本书就可见作者的感情倾向: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10分)
  2003年,英国职业自行本协会聘请了一位奇怪的教练戴夫·布雷斯福德,在他接手英国自行车队前,英国自行车手自1908年之后,近百年时间在竞技比赛中几无建树。
  让所有人犯嘀咕的是,布雷斯福德接手后并没有大刀阔斧地针对车手的运动计划做出改进,而是一直做一些好像无关紧要的工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