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090字。
益阳市2023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十分注重人物内心活动(如托尔斯泰、狄更斯)。为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小说家们通常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模式,对人物外部行为和内心思想进行充分展现。小说中的人不仅是故事世界里的主体,同时也是小说家们揭示人性、针砭时弊的一个重要手段。依照哈维的观点,小说艺术通过构建生动形象的人物,不仅使得小说具有了道德伦理功能,而且为人们搭建了个人与他者进行交流的一个渠道。这种观念把人物看作小说艺术伦理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叙事作品中的其他成分,则被视为服务于人物逼真性的辅助手段。重视故事,强调人物似真效果,使读者宛如置身于故事世界——这些观点不仅突出了人物在“心理”层面的真实性,同时也成为传统小说艺术的美学原则之一。
真正从理论上对人物内心活动进行论述的评论家是福斯特。福斯特对人物心理似真性的高度重视,主要是从读者立场进行考虑的。在他看来。如果小说艺术把人物外部行动作为叙述的主要对象,那么,就小说与读者的关系而言,这样的小说只能满足读者粗浅层次上的好奇心,而真正优秀的作品则必然通过描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矛盾,揭示虚构人物与现实人物之间的类比关系,也只有这样的小说才能将读者的好奇心提升到审美层面的艺术欣赏。福斯特指出,人物是叙事作品中的首要因素,因为具有丰富内心活动的人物通常包含深刻的心理感受,如幸福或痛苦;小说艺术的魅力在于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而关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叙述则有利于读者从小说中获得道德知识。
福斯特对人物心理的重视同样体现在他提出的人物分类。福斯特依照人物思想与行动是否一致、是否表里如一进行分类。在他看来,小说人物可以被分为两大类: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所谓扁平人物是指那些代表“某种单一思想或特质”的人物,即无论故事情节进展到哪个阶段,出现什么样的情形,这些人物在思想和行动方面都不会出现大的改变。福斯特认为,绝对意义的扁平人物在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方面的单纯特点有利于读者很快辨认,并且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人物特性。很明显,福斯特提出的扁平人物具有十分明显的类型化特点,通常代表了某种心理、行动特点,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类人。中外小说史上不乏这样的扁平人物。比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无论在语言或行动上都体现出十足的贪婪与吝啬,而且这样的特点自始至终未变,使得“葛朗台”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这个人名也成为吝啬至极的一个代名词。稍加思考,我们不难察觉,体现在扁平人物身上的单一特点实际上是被小说家高度抽象化、理想化后的漫画式人物。事实上,行动模式、心理特征单纯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人物形象既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很少真正纯粹到只有某个单一特征,或是完全如一。福斯特之所以提出这样一种分类,主要是从“价值”角度考虑。他明确指出,故事事件本身虽然吸引读者,但是,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容忽视。
通常而言,这些被福斯特称作“扁平”的小说人物在形象上具有固定的单一特征,或者被放大至漫画式,代表了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或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可以说,葛朗台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体现在普通人身上的吝啬,由于扁平人物在内心活动与外部行为方面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因此,在描写手法上难免显得类型化,甚至落入俗套。
与扁平人物形成对应的是圆形人物,相对于扁平人物的单一性而言,这样的人物具有明显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因此,圆形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也更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依照福斯特的看法,许多经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知全能叙述视角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充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B. 小说人物既是小说世界的主体,也是小说家表达对现实道德伦理的思考的渠道。
C. 典型扁平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是小说家高度抽象化、理想化后的结果。
D. 典型圆形人物性格有多面性,形象丰满立体,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具体人物原型。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福斯特认为小说把人物外部行为作为叙述的主要对象,往往会忽略人物内心的丰富与矛盾。
B. 扁平人物形象特征容易被读者辨认,也因此,扁平人物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容易被读者感知。
C. 福斯特认为小说故事情节富于悬念,跌宕起伏,能让读者惊奇,是因为圆形人物的复杂性。
D. 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只是小说人物形态分类方式,不能完全作为判断小说艺术成就的原则。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典型圆形人物”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卫•科波菲尔》里的表示永远支持丈夫并能言行合一的米考伯太太。
B. 《复活》里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要钱时内心动摇语言上却坚持赎罪。
C. 《小二黑结婚》里的思想陈旧、作风不正的落后农民形象的代表三仙姑。
D. 《党费》里的在人民群众面前既凶残横暴又愚蠢的“白鬼子们”的形象。
4. 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强调“人物心理似真性”成为传统小说艺术美学原则的原因。
5. 当代网络玄幻小说的主人公往往被设定为身负家族血海深仇、性格一直沉着冷静、行事必然杀伐果决的类型化形象,请运用材料中小说人物分类相关理论对此设定予以评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具体人物原型”有误,材料中对于圆形人物的论述,如“圆形人物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也更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等,强调的是人物心理的似真性,圆形人物更类似于现实生活的人,不等于虚构的小说人物一定有现实的具体原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具体人物原型”的论断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推理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风筝①
鲁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