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830字。
泸州市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中国最丰厚的文化遗产之一,她以祈福迎祥与和睦喜庆的节日文化特质,呈现出人类文明共通的形态。
在冬去春来、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人以隆重的年节仪礼为周而复始的岁月刻下了深深的时间符记,辞年礼、团圆礼、守岁礼等共同构成春节仪礼系列,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我们共同通过了特殊的仪式时空,经历了重要的社会与精神的洗礼与更新。
在进入腊月后,人们以或严肃或活泼、或神圣或温情的方式,礼送旧年,祭祀诸神,慰问亲友,这些礼仪可集中称为辞年礼。腊八礼,是拉开年节序幕的启幕礼,是辞年礼的开端。“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以腊八粥的相互馈送与献祭,开启了年节历程。腊八日,是古代腊日蜡祭的遗存。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早早熬起腊八粥祭祀果树、磨盘祈求丰年的礼俗。腊八开始敲响的年鼓,也奏起了送冬迎春的年节序曲。土鼓送寒是古老的年节礼仪传统,南朝宗惊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云:“腊鼓鸣,春草生。”河南濮阳至今还有腊八开始敲鼓的习俗。腊八还是古代傩仪逐疫礼仪的启动时间,人们成群结队,以头戴假面,击鼓逐疫的方式,挨村逐屋进行环境清洁,以迎新春。
辞年礼似围绕着各种社会关系与信仰关系展开,它的目的是在一年结束之际,对于人世间与超世间的关系进行妥善沟通与润滑,以实现情感的表达与伦理关系的增强,从而为未来岁月提供社会与精神保障。因此,辞年礼集中在人与各种关系的调整增进上,它通常以年礼馈送与聚饮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雇主雇员、业主与顾客,庙祝与施主,甚至传统社会的君臣之间的相互礼故与感恩、感谢。辞年礼俗传统起源很早,先秦的蜡祭,年终“总祭百神”;苏东坡也曾有岁暮乡俗三首,其一《馈岁》,诗引中说:“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
馈赠与慰问为主的辞年礼,主要在亲友之间,如晚辈看望长辈、平辈友朋间的相互拜访,人们在相互馈赠与探访中,交流了亲情与友情,让人们在寒冬腊月的岁末感受到温暖。岁末的辞年礼对于部分人来说,还有着家族朋友之间的救济功能,人们利用年节机会,对于面临年关、经济状况不好的亲友,提供生活急需的礼物,这样一种具有慈善救助性质的辞年礼,是值得称道的传统礼仪。“酒食相邀”,岁末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仪的重要形式,也是千年的年节传统。岁末冬寒,百姓人家、各行各业年终聚会,联络情感,这种形式在我国东南地区称为“尾牙”。
在辞年礼中,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互动外,还有其它的礼仪互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亡故的祖先并没远去,他们一直关注着子孙后代,在岁末人们要谢恩祖先。谢恩祖先的辞年礼,汉代已经见之于文献,《四民月令》记:“前除两日,斋馔扫涤,逆腊先祖五祀。”人们在除日前两天,斋戒、扫除、洗涤,清洁环境与身体,以举行年终总祭。从南宋至今,杭州城的普通人家还大体遵循着岁末辞年的传统。在月穷岁尽之日,士庶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清洁、装饰家居环境,祭祀祖先等,成为传统春节社会通礼。同时人们对影响日常生活诸种神灵也沿袭古代蜡祭百神的传统,以礼拜送。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谢灶”仪式。腊月二十三,南北方都会对居家的灶神行祭祀礼仪,人们在灶神像前,备好香纸与纸马,供上灶糖等祭品,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通过岁末对家居火神的献祭与礼送,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节是中华民族祈福迎祥、和睦喜庆的第一大节,也是最丰厚的文化遗产。
B. 辞年礼被人们赋予了很多意义,辞年礼通常以年礼馈送和聚饮的方式进行。
C. 腊八礼是拉开年节序幕的启幕礼,各地留存的腊八开鼓仪式奏响年节序曲。
D. 除夕是人们最看重的团圆日,每年年节的高潮往往在除夕的团圆饭上达到。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年礼是进入腊月后,人们礼送旧年,祭祀诸神,慰问亲友等所有礼节的统称。
B. 谢灶仪式是南北方共有的祭祀仪式,寄予人们对自然百物的礼敬,应大力传承。
C. 清洁洒扫、装饰环境、慰问亲朋、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传统春节的社会通礼。
D. 守岁礼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记载来看原应是四川习俗,后来通行全国。
3.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层次分明。先总写春节仪礼,再依次介绍辞年礼、团圆礼和守岁礼。
B. 文章大量引用诗文,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印证了作者观点,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 文章语言平实质朴,没有华丽的藻饰,却深入浅出地将春节仪礼的生动与深刻展示出来。
D. 作者通过列举从古到今多个地区的春节仪礼,透露出其对传统仪礼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赞美。
4. 请结合材料,概括并举例说明辞年礼主要集中在人与哪些关系的调整增进上。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作者在介绍辞年礼与介绍团圆礼和守岁礼时有何不同。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各地留存的腊八开鼓仪式奏响年节序曲”错,根据“河南濮阳至今还有腊八开始敲鼓的习俗”可知,“腊八开鼓仪式”只有在河南濮阳留存,各地并没有留存这一仪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应大力传承”错,无中生有,在文中并没有引导人们大力传承这一仪式的语句。
C.“慰问亲朋”错,根据“清洁、装饰家居环境,祭祀祖先等,成为传统春节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城里有套房子
颜洪斌
①秀英自打记事起,就记得她爹对她说过,他在城里有套房子。这件事不但她知道,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于是,很多人都羡慕她家,说她爹了不起,那么早就在城里有套房子了。
②秀英她爹和她娘还没有结婚前,就在城里一家化工厂打工。那时候,化工厂来村里招工,好多人都说,化工厂的活儿不能干,毒性大,干几年各种病都累出来了。
③秀英她爹不信邪,既然你们都不报名,那我报名,我就不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