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2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末四校联考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一、基础选择(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和江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活世界中最奇妙的一个对象,说到江南或来到江南,每个人心中都会( )一种奇妙的愉快感。但如果问你究竟体验到了什么,又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而这就是美学上讲的最典型的美感。
斯宾格勒有句名言:“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也可以说“江南的文化,就是江南城市的文化。”还可以说“江南文化的美,也就是江南城市文化的美。”这是因为①各种零零碎碎②遍布江南大地的文化创造③最后都是由于汇集到了苏州④杭州⑤南京⑥扬州等大城市⑦才被发扬光大并传承下来。如人们经常想到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生花草梦苏州”“人生只合扬州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清词丽句,不仅把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 )无遗,本身也是中华民族心目中最看重的审美意境和精神。( ),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涌起 表露 一言以蔽之 B. 浮起 表露 不言而喻
C. 涌起 表现 不言而喻 D. 浮起 表现 一言以蔽之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们学过他的《五石之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出自庄子写的《庖丁解牛》。
B. 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一种编写体制,按时间顺序记述史实。《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
C. 易卜生,英国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社会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彼尔•京特》(1867),社会悲剧《玩偶之家》。
D. 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爱无等差,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浮起: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涌起:从水或云气中冒出。此处表示提到江南,人们的心中会冒出一种奇妙的愉快感,应选“涌起”。
②表现:表示出来。表露:流露;显示。此处表示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中流露出了江南城市的美和人文魅力,应选“表露”。
③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结合语境“江南城市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代表着一种真正的诗性文化和审美精神”可知,后文是对前文的概括总结,应选“一言以蔽之”。
故选A。
【2题详解】
二、社科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①传统戏曲作为文化遗产,其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观众群体并能维持其相对稳定。其中关键,则在于能够不断获得“新观众”。所谓“新观众”,是指戏曲观众群体中的后来者。区别“断”“老”的依据,是观众进入群体先后而非实际年龄。现实的戏曲观众群体中,30岁点右的年轻人已具有十年以上看戏经历者大有人在,而中老年人在退休后才开始接触戏曲者也绝非少数。
②对于戏曲观众来源,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