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690字。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读书学习类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①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必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②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读记》)
  【注】①差(chài):同“瘥”,病愈。②扑:责打。
  1.解释加点词。
  (1)暇更录唐、宋人诗(       )
  (2)俟怒少解(       )
  (3)先府君每决大狱(       )  
  (4)府君数颔之(       )
  2.用“/”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母 有 病 铨 即 持 书 诵 于 侧 而 病 辄 能 愈
  3.翻译句子。
  (1)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
  (2)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4.作者蒋士铨是清代著名的诗文家、戏曲家,他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教子之道。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ì):及。④趺(fū):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执(      )       
  (2)是(      )       
  (3)之(      )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2)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
  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甲】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①既无虑,化去②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③可待。
  (选自《六朝诗歌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版)
  【乙】
  吾年十三四时,侍先少傅④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
  (选自《念楼学短》,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版)
  【丙】
  洵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⑤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