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88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学校八年级开展“信仰与力量,传承与前行”主题活动,小潼写了一段心得,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不屈不挠(ráo)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敌人的攻击虽锐不可当,但铁骨铮铮的中国人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更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70年4月24日,大漠深处传来了振耳欲聋的巨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揭开了中国进入外层空间的序目。浩瀚的星空中卫星传回《东方红》乐曲,抑扬顿挫的旋律时至今日依然激荡人心。2022年11月29日,当橘红色的火箭尾焰划破茫茫夜空,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如白色巨龙一飞冲天。这一刻又一次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如今,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则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②以炽热(zhì)情怀抒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华章。③中国业已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任务一】识字辨词
1. 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修改 字形修改
(1)不屈不挠(ráo)______
(2)炽热(zhì)______ (3)序目______
(4)振耳欲聋______
2. 指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锐不可当 B. 抑扬顿挫 C. 镌刻 D. 业已
【任务二】语句梳理
3. 心得中最后一段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③②①④
【答案】1. ①. náo ②. chì ③. 幕 ④. 震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不屈不挠(náo):不屈服。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
(2)炽热(chì):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情绪等)热烈。
(3)序幕:指多幕剧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用来介绍剧情的背景、人物关系等,也用来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开始。
(4)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A.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 气势,不可抵挡。“锐不可当”通常用来形容我方或中性的、积极的事物,而不是用来形容敌方的攻击。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B.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此处形容传回的《东方红》乐曲旋律。使用恰当;
C.镌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此处形容神舟十五号发射的这一刻被记录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也是恰当的;
D.业已:指已经。此处表示中国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符合语境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根据段落内容,最后一段的顺序应该是先强调中国已完成的百年奋斗目标(③),然后提到当前所处的关键时期需要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④),接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精神(①),最后以炽热的情怀抒写青春华章(②);
故选C。
【任务三】创意表达
4. 漫漫人生路,难免会迷茫。下列句子摘自《人民日报》,请仿照句式再补写两句来激励小潼。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最耀眼的光芒不是太阳,而是我们心怀梦想;最灿烂的光辉不是烟花,而是我们努力的模样。或最远的距离不是远方,而在足下;最宽广的不是天空,而是豁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式。
仿写作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清要求定主题。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