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70字。

  丰都县2023年秋期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卷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人员将试题的答题卡(卷)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呆呆冬日光,明暖真可爱。冬日的暖阳,洒满静mì(   )的校园,洒进明亮的教室,洒在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洒进一颗颗滚烫的心里,精神抖擞的少年,妙趣横生的课堂,真是美不胜收。课后,一个神采奕奕的少年拦住老师,对疑难之处刨根问底,经老师再三指点,他终于恍然大悟,求真笃学的少年,追根溯源的状态,真是独具风采。不远处,几个少年因一道数学题争执不休,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终于,题的奥秘迎刃而解,眉开眼笑的少年,精益求精的态度,真是大相径庭。图书角处,三五个天真làn(   )漫的少年,捧着名著,读着,品着,鉴赏着,时而理智分析,时而惊讶不已,时而感kǎi(   )万分,手不释卷的少年,蓬勃向上的姿态,真是独领风骚。
  一方天地,学习,无处不在;一围合院,阅读,随处可见。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学习,阅读,质疑,释疑,静水流深,久久为功,在学习中,在阅读中,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______,______。
  1. 给加点字写拼音。
  抖擞(     )        争执(     )        蓬(     )勃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mì           làn 漫            感kǎi
  3. 文中加点成语在语境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美不胜收 B. 神采奕奕 C. 刨根问底 D. 大相径庭
  4. 下列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洒在一张张质朴(形容词)的脸上。 B. 题的奥秘(动词)终于迎刃而解。
  C. 时而理智(代词)分析。 D. 读着,品着,鉴赏(名词)着。
  5. 结合语境,再续写两个结构相似的句子。
  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sǒu    ②. zhí    ③. péng   
  2. 谧  烂 慨    3. D    4. A   
  5.     ①. 激扬精神力量    ②. 圆梦民族复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注音。
  ①抖擞(dǒu sǒu):振作;奋发。
  ②争执(zhēng zhí):争论中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互不相让。
  ③蓬勃(péng bó):繁荣而旺盛的样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静谧(jìng mì):安静。
  烂漫(làn màn):颜色鲜艳美丽,光彩四射的样子;语言或行动坦率自然,一点儿也不做作。
  感慨(gǎn kǎi):有所感触而愤慨或慨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美不胜收”指好的东西太多,欣赏不过来。用在这里体现了校园里的一切都非常美好,符合语境;
  B.“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用在这里体现了少年的精神面貌很好,与后文“求真笃学的少年,追根溯源的状态,真是独具风采”相照应,符合语境;
  C.“刨根问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用在这里体现的是少年 求真笃学的少年,追根溯源的状态,符合语境;
  D.“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矛盾,相去很远。结合“眉开眼笑的少年,精益求精的态度”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是对少年的赞美,“大相径庭”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辨析。
  B.“奥秘”用在这里是名词,不是动词;
  C.“理智”用在这里是副词,不是代词;
  D.“鉴赏”用在这里是动词,不是名词;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阅读选段“阅读,随处可见。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学习,阅读,质疑,释疑,静水流深,久久为功,在学习中,在阅读中”可知,这里需要围绕阅读的意义进行语句仿写。结合“ 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可知,这里的格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