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5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诊断性调研
九年级语文学科
本本调研卷共11页,20小题,另设有附加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等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涂改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濡养/懦夫 呢喃/忸怩作态 B. 宿营/星宿 筵席/大发雷霆
C. 隐晦/教诲 剥夺/抽丝剥茧 D. 重叠/重负 天骄/矫揉造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rú/nuò,ní /ní;
B.sù /xiù,yán/ tíng;
C.huì/huì,bō / bō ;
D.chóng/zhòng, jiāo/jiǎo;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妖娆 强聒不舍 糟塌 顿开茅塞 B. 嘶哑 富丽堂皇 祭祀 走头无路
C. 飘逸 形消骨立 诓骗 箪食壶浆 D. 豢养 如雷贯耳 疏懒 自惭形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糟塌——糟蹋;
B.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形消骨立——形销骨立;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相得益彰。
B. 说书人断章取义,将《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情节演绎得扣人心弦。
C.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的脑袋里面仍然根深蒂固。
D. 在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为人处事,这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句中用于形容王维诗作诗画互相配合或映衬的好,使用正确;
B.断章取义: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句中用于形容说书人演绎“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
C.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句中用于形容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的脑袋里面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使用正确;
D.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句中用于形容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习为人处事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模拟主题讲解等活动中感受家国情怀。
B. 《新编紫钗记》以年轻人的审美角度来讲述传统文化之美,并把戏剧美学融入到影视制作当中。
C. 到科技馆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开阔视野,获得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多元化的科学知识。
D. 考古人员在青海玉树发现凹穴岩画群,是迄今为止在通天河流域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凹穴岩画群。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D.搭配不当,在“是迄今为止在通天河流域发现的体量最大的凹穴岩画群”前加“这”,或者把“考古人员在青海玉树发现凹穴岩画群”改为“考古人员在青海玉树发现的凹穴岩画群”;
故选D。
5. 班级准备制作一期以“走近流行语”为主题的板报,小越找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2021年12月8日,《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部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破防”“碳中和”等入选。十大流行语一出,便引发热议。《人民日报》在微博上接连发起三个话题讨论:“2021年度十大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