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84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23道小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请根据提示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1-6题,27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华北腹地,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河北雄安新区正悄然崛起,向世人铺展开一幅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沿着白洋淀木栈道长廊,登上问源亭极目远眺,只见碧波万顷、芦草摇yè、汀兰绽放、水鸟嬉戏。“华北明珠”白洋淀焕发新彩。习近平总书记回想起选址的考虑:“当时选址在这,就是考虑要保护白洋淀,而非损害白洋淀。城与淀应该是相互辉映、相得益zhāng。”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摇yè(      )    相得益zhāng(      )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悄________然    汀________兰
  【答案】1.     ①. 曳    ②. 彰   
  2.     ①. qiǎo    ②. tīnɡ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摇曳,yáo yè,摇荡。
  相得益彰,xiāng dé yì zhāng,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悄然,qiǎo rán,形容安静而无声。
  汀兰,tīng lán,小洲上的兰花。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 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与句中“唯一”语意重复,用法错误。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一项是(    )
  A. 电影《老师•好》自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 历代不少碑文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4.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述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高邻”是对邻居的尊称。“家君”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贵庚”是敬辞,用以询问对方的年龄。
  C.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丑奴儿”是词牌名,点明了词的曲调,“书博山道中壁”点明词的内容。
  5. 古诗文背诵默写。
  徜徉在中华古诗文中,我们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还会从诗中看到一个个光辉的形象,认识天行健、自强不息的君子。曾有人如范仲淹身远朝廷,仍以心诠释“①________,________”的忧乐观,此为君子(《岳阳楼记》);曾有人在奔赴理想的路上,尽管像李白一样遭遇“②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但仍勇往直前,此乃君子(《行路难》);还有很多人像韩愈一样不惜自己的年老力衰,忠君报国“欲为圣明除弊事,③________”,此为君子(《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新时代的中华学子们,我们要以《沁园春•雪》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