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520字。
机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大千世界,气韵勃发,处处有“韵”的回响。
自然之韵 田园闲适之韵:“山气日夕佳,①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湖畔明丽之韵:“②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色繁茂之韵:“野芳发而幽香,③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人生之韵 纯真爱恋之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④_____,⑤_____。”(《诗经·关雎》)
美好祝愿之韵:“⑥_____,⑦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悲悯济世之韵:“先天下之忧而忧,⑧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 ①. 飞鸟相与还 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 佳木秀而繁阴 ④. 窈窕淑女 ⑤. 君子好逑 ⑥. 但愿人长久 ⑦. 千里共婵娟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渐欲、繁阴、窈窕、逑、婵娟”等字词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根据中国神话故事再创作的影视作品收获票房收视与观众口碑的双丰收。为什么这些中国人( )的神话故事,能通过影视艺术闪耀迷人光彩?
回①____(sù)早期神话与先民历史,我们会看到一个个神话故事②____(yùn)藏着先民对宇宙、生命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善于担当的精神追求。神话题材影视创作抓住这个特点,强调以( )的科学态度观察生活,挖掘神话故事与中华文化( )的精神价值,创作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进而潜___③移默化地滋养人们心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喻户晓 脚踏实地 承上启下
B. 家喻户晓 实事求是 一脉相承
C. 深入人心 实事求是 承上启下
D. 深入人心 脚踏实地 一脉相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追求。
B. 对这种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彰显了中华民族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
C. 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彰显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追求。
D. 对这种自身文化的叩问与释疑,流露着中华民族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
【答案】(1) ①. ①溯 ②. 蕴 ③. qián (2)B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回溯(sù):回首往事;回顾。
蕴藏(yùn):指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潜移默化(qián):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第一空:“家喻户晓”,意思是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指思想、感情等深入到人们内心深处。此处指中国的神话故事人人都知道,应选“家喻户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