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40字。
2024-2025学年度 (上学期) 期中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社会反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柳亚子对这首词【甲】:“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历代诗人咏雪的名篇不少,但无论哪一位大家高手也没有毛泽东的咏雪词写得如此雄浑豪放,【乙】。诚如刘勰《文心雕龙》所云:“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沁园春• 雪》这首词精工而不纤巧,豪放而不粗疏,且一气贯注,【丙】。深邃的思想,宏伟的构思,壮阔的画面,浩荡的诗情,读来【丁】,催人奋发向上。 不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所了解,就难以理解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就难以把握其中豪放风格的文化渊源,就难以判断柳亚子高度评价的入木三分。
1. 给加点字注音。
(1) 寂然凝( )虑 (2)纤 ( ) 巧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创作方法上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
B.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 “虽东坡、幼安”一句中,“东坡”即苏轼,“幼安”即陆游。
D. “入木三分”在文中形容柳亚子对《沁园春•雪》的评价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3. 文中【甲】 【乙】 【丙】【丁】四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荡气回肠 气势磅礴 气象万千 赞不绝口
B. 荡气回肠 气象万千 气势磅礴 赞不绝口
C. 赞不绝口 气势磅礴 气象万千 荡气回肠
D. 赞不绝口 气象万千 气势磅礴 荡气回肠
4. 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 B. 虽然
C. 只有 D. 如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凝:níng,其本意为结冰,也指集中;注目;注视。
纤巧:xiān qiǎo,形容轻巧的,精致的或小巧古雅。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文学常识。
C.有误,“幼安”指的是辛弃疾;
故选C。
5. 名篇名句默写。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方法。李白曾在《行路难》(其一) 中用(1)“______,______”的事典表明自己虽仕途坎坷但理想仍在;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用事典,却表达感时叹逝之情和世异人非之慨; (2)______,______;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用语典,改造《月赋》中的词句来传达美好祝愿:(3)______,______; 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也用典故“汉文有道恩犹薄,(4)___________”,既烘托贾谊的痴心,也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可见恰当用典能使诗歌言简意丰,增强表现力。
二、阅读 (45分)
(一) (7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