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古代诗文,其写景必豁人耳目。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抓住早春的特点,从俯视角度描绘花草的美丽;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树林和山峦的萧瑟秋色;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异壮美的塞外风光。
(2)古代诗人,其言情必沁人心脾。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杜甫《春望》中“________ ,_________”,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的忧愁。
【答案】 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 树树皆秋色 ④. 山山唯落晖 ⑤. 大漠孤烟直 ⑥. 长河落日圆 ⑦. 采菊东篱下 ⑧. 悠然见南山 ⑨. 白头搔更短 ⑩. 浑欲不胜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本题需要注意“莺、暖、燕、啄、晖、圆、搔、簪”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蝉的幼虫可以在地洞中来来回回。爬到靠近地面的地方。再下到洞底小屋。而带钩的爪子却未刮擦下土来。否则会堵塞通道。上去很难。回去不能。矿工用支柱和横梁支撑坑道四壁;地铁的建设者用钢筋水泥加固suì道;蝉的幼虫这个毫不逊色的工程师用泥浆涂抹四壁。让地洞能够长期使用而不堵塞。
【乙】蟋蟀工兵用前爪_________,利用其颚钳_________大沙砾。我看见它用它那有两排锯齿的有力的后腿在_________,把挖出的土chuài到身后,呈一斜面。这就是它筑巢做窝的全部工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坑( )道 沙砾( ) suì( )道 chuài( )到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挖掘 刨掉 蹬踏 B. 挖掘 挖掉 蹬踢
C. 开掘 刨掉 蹬踢 D. 开掘 挖掉 蹬踏
(3)结合【甲】【乙】语段以及整本书阅读,请在“蝉”和“蟋蟀”中选择一种,说说它的外形特征。
【答案】2. ①. kēng ②. lì ③. 隧 ④. 踹 3. B
4. 示例一:蝉,有五只眼睛,嘴如吸管,翼翅透明,体呈黑色。示例二:蟋蟀,头圆,触角细长,体形多呈圆筒状,后脚粗壮。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坑——kēng。坑道:利用自然地层作防护层的地下工事。用于指挥,战斗,屯兵,存放兵器、弹药、物资等。也指在地下挖掘的通道。用以荫蔽接近敌人、机动兵力和实施坑道爆破、反坑道爆破。
砾——lì。沙砾:指粗细不一的碎石。
suì——隧。隧道:在地下挖掘或开凿山石所形成 用于通火车等的道路。
chuài——踹。踹到:意思是脚底用力猛踢到。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挖掘:从深处挖出来;开掘:比喻把埋藏在深处的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
根据语境“蟋蟀工兵用前爪”可知,蟋蟀是用前爪挖土,此处应使用“挖掘”;
刨掉:指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挖。挖掉:指用工具或手从物体的表面向里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东西。
根据语境“利用其颚钳_____大沙砾”可知,蟋蟀是用自己的钳子在挖土,而不是其他工具,所以此处应使用“挖掉”;
蹬踢:脚乱蹬乱踢。蹬踏:踏上高处。用力踩踏。
根据语境“我看见它用它那有两排锯齿的有力的后腿在_________,把挖出的土chuài到身后”可知,此处写蟋蟀用后腿在踢土,应使用“蹬踢”;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示例一:蝉: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有像针一样中空的嘴,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
示例二:蟋蟀:全身墨黑,鞘翅透明,呈淡棕红色,靠带齿条 琴弓和振动摩擦发声,声音嘹亮。
3. 光明中学学生会开展“保护视力,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