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900字。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B)
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操作、加工、控制精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的争夺战进入第四天最后一个模块。
“模块三时间上并不充裕,我进入最后一个模块时,发现题型发生了变化,难度突然增加了。”突发情况并没有打乱龙伟杰的节奏,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态,依靠平时训练的过硬基本功,调整策略,完成了比赛。
“比完之后,我预估选手之间分数会很接近,直到最后念到我的名字,才知道是第一名。”这位22岁的世界冠军回忆起在法国的夺冠时刻,依然十分激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还实现了中国在数控铣这个项目的五连冠,我感到非常自豪!”
说起数控铣,或许不少人感到陌生。其实它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比如手表、汽车引擎、精密医疗器械等,多是由数控铣加工而成。
世界级的对战,胜负只在毫厘之间。赛场上,选手需要按照图纸要求,利用编程将金属毛坯料加工成规定的零件,而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的误差都以毫厘为单位计算。
“以精度为例,比赛考核选手作品的精度为0.02毫米,但为了保证零件精准度,通常我们将尺寸误差控制在正负0.002毫米。”龙伟杰的教练田镇基介绍。精度、速度是该项目比拼的重点。
“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为中国代表团拿下这块金牌后,龙伟杰说。将近7年的厚积薄发,他从一个技能新手成长为高水平技能人才,这条路并不平坦。
2018年,龙伟杰来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参加第八届全国数控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作为新手,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但看到这所学院成熟选手的精湛技术,以及宣传栏上那些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获奖事迹时,龙伟杰萌生了技能梦:“我能不能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能不能也登上领奖台?”从那时起,“技能成才、为国争光”的种子就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怀揣这个梦想,龙伟杰开始参加省级竞赛项目选拔与集训,有技术的进步也有失败的挫折。“比赛成绩不好肯定失落,但我调整心态,不断总结、复盘,积累经验,然后更加放开手脚去干。”龙伟杰不断提升技能,激发斗志,信心与日俱增。
“学校的数控铣世赛集训基地挂着‘精益求精,技高一筹’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横幅,我每天训练时一抬头就能看见,久而久之就刻在心里了。”龙伟杰在国家集训队中,总共经历了7轮考核,最终在2024年4月举行的第四十七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选手集中考核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数控铣项目正选选手资格。在赛前的5个多月里,龙伟杰始终保持稳定的心态,按照训练计划有条不紊地优化技术细节,不断提升参赛状态。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贯穿龙伟杰赛前集训全程。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有时甚至持续到凌晨,龙伟杰全身心专注地投入训练。“我没觉得累,也没当成是完成任务,而是在教练的指导下自己每天钻研、探究,解决了很多问题,争取做最全面的准备。”龙伟杰说,“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都是教练和专家教会我攀登技能巅峰的秘诀。”
据了解,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采用梯队培养模式,常年保持200人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训练规模,既包括竞赛选手,也有学校师生和企业员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说,面向产业需求,2016年至今,学院共建设15个省级重点专业,目前已累计培养全国技术能手66位,教师队伍中高级技师近400人。
(摘编自洪秋婷《数控铣项目金牌选手龙伟杰———“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
材料二: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搅不了瓷器活。”从铸就“中国高铁”这一闪亮名片,到摘取造船业“三大明珠”,再到让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一个个大国重器、一项项科技成就,背后都离不开梓匠轮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大国工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伟杰依靠平时训练的过硬基本功与超强心态成功应对金牌争夺战中题型、难度突变的意外情况。
B.数控铣比赛要求选手利用编程按照图纸将金属毛坯料加工成规定的零件,不仅拼精度,也比速度。
C.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培养大国工匠是国家现实之需,也是国家长远发展之要。
D.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技能人才仍然短缺,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脱离社会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用龙伟杰数控铣项目金牌争夺战开篇,将读者带入紧张的比赛现场,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通讯报道的生动性。
B.材料一报道龙伟杰参加全国数控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与数控铣世赛集训等有关事迹,挖掘夺冠背后的故事,更好地树立了典型形象。
C.材料一最后一段交代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情况,是从学校培养的角度揭示龙伟杰夺冠的原因,增强了该篇人物通讯的新闻价值。
D.材料二第三段列举了贵金属冶炼工潘从明与钳工池昭就两人的典型事例,是为了论证“大国工匠的底气是高超手艺”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了中国在数控铣这个项目的五连冠”,说明了龙伟杰数控铣世赛夺冠的意义,也让人感受到他参加世赛时可能承载的压力。
B.由“看到……宣传栏上那些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获奖事迹”知,如果龙伟杰当初没看到那些大赛选手的事迹,今天就不会夺得冠军。
C.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实实在在搞好职业教育。
D.一个技能新手成长为高水平技能人才,需要自身不懈努力与奋斗,需要教练专家引导点拨,也需要尊重技能、重视技能的社会氛围。
4.材料二中说“练就绝活绝技,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坚守”,龙伟杰成长过程中的哪些事实可以证明此观点?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4分)
5.如何才能做到“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请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记懒人
老舍
一间小屋,墙角长着些兔儿草,床上卧着懒人。他姓什么?或者因为懒得说,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大家只呼他为懒人,他也懒得否认。
幸而懒人有个弱点——喜欢喝一盅。三杯下去,他能暂时的破戒——和我说话。我还能舍不得几瓶酒么?所以我成了他的好友。
他的脑子是懒于搜集任何书籍上的与旁人制造的话的。他没有常识,因此他不讨厌。他确是个宝贝,在这可厌的社会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