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470字。

  北京市延庆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班级以“赏锦绣风光,品山水文化”为主题,开展古诗文专题阅读活动。同学们收集整理了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向大家介绍古诗文里的名胜古迹。请你根据下图和提示语,完成填空。
  提示语:
  1李白曾在此处送孟浩然去广陵,崔颢曾在此处题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甲处的名胜古迹是。
  (2)他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他春游西湖时,创作的一首诗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在乙处创作的诗人是,他创作的诗歌的题目是《》。
  2.与大家分享古诗文里的锦绣风光。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古诗文里有精致的风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是细雨润泽下新鲜的春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是朝晖映照下明艳的夏荷……
  ②古诗文里有锦绣的山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那是纵横着壮阔河山的北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是晕染着如画风景的江南;_____________。
  ③古诗文里有咆哮而来的黄河之水,也有跨越时空的明月关山;有浩瀚大漠中冲天的孤烟,也有在鸡鸣中升腾的绯红的朝阳……可见,古诗文里有人生中所历所盼的诸般美景、万千锦绣。
  (1)①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和书写,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日”是朝阳的意思,所以应该为“朝辉”。
  B.“咆哮”这里形容黄河水“像猛兽的怒吼”,所以应该读为“páo xiāo”。
  C.“浩瀚”这里形容“广大或繁多”,所以应该为“浩翰”。
  D.“绯红”这里是“鲜红”的意思,所以应读读为“fēi hóng”。
  (2)根据文段②的语境,在横线处仿照前面的句式补写一句话,使前后构成排比句。
  3.有一组同学在探究文人笔下的“山水文化”后,整理成一份文稿。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山水之美是古今共赏的,人们把各自的精神志向寄托在山水之中。苏东坡笔下的山水,或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甲;或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情趣,乙;或是“山头斜照却相迎”的积极,丙。
  浸润在山水之间,感受天地的精神,文化便在其中静静酝酿。千山万水,不仅酝酿了中国人独有的情怀,还是美丽的风景。
  如果你在生活中总觉筋疲力尽,那就去山水间,寻找蓄力的源泉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捧起书本,在某一个不经意早起的清晨,迎着朝阳,沐浴晨风,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抑扬顿挫,只需像呼吸一样随意平常地殚精竭虑地静静浏览那些文字。跟随陶渊明驻足“桃花源”,嗅一口芳草的鲜美,遥望飞鸟的踪影;跟随王维居于山间,看一眼月夜下的松林,静坐听山泉流水的声音。在山水间,与古人对话,与伫立千年流淌千年的精神相连,你便能获得悠然却又笃定的力量。
  (1)从上面文稿所引用的诗句中,找出一句运用夸张手法的诗句,并用正楷抄写。
  (2)根据语境,在文段甲、乙、丙处填入下面内容,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是他走到哪吃到哪的闲适 
  ②是他面对人生起伏的乐观 
  ③是他经历风雨之后的坦荡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不妥,请加以修改。
  (4)下列成语在文段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筋疲力尽      B.正襟危坐          C.抑扬顿挫       D.殚精竭虑
  二、名句名篇默写
  4.古诗文默写。
  (1)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2),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3)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4)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