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80字。

  《离骚》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识记《离骚》相关常识,积累相关文言字词,背诵默写诗歌。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主人公形象,提炼诗歌主旨。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体会学习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鉴赏《离骚》的语言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歌主旨,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学习体会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分析鉴赏比兴象征手法。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诵读预习
  一、导入。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离骚》。《离骚》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读一读《离骚》。
  任务一:文学常识识记。(了解记住)
  选自《楚辞补注》。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屈原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思想(圣君贤相、民本思想)。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他开创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ト居》《渔父》等。其作品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为民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人们常将“风”“骚”并称,“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
  《离骚》——叙述了屈原的家世出身和政治理想,倾吐了诗人的爱国信念和苦闷心情。
  《九歌》——由《国殇》、《山鬼》、《礼魂》等11篇組成,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写成的祭神组曲。
  《九章》——由《惜诵》、《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组成,写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愤心情。
  《天问》——全篇由四言的疑问组成,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百多个问题,表现屈原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二、诵读全文。
  1、自由诵读,勾画生字词。
  2、听教师范读,给生字词注音。
  ①苗裔(yì)    ②孟陬(zōu)
  ③庚寅(gēng yín) ④吾以降(jiàng)
  ⑤揆(kuí)  ⑥肇锡(zhào)
  ⑦扈(hù)  ⑧辟芷(zhǐ)
  ⑨汩(yù) ⑩芰荷(jì)
  ⑪搴阰(qiān pí) ⑫骐骥(qí jì)
  ⑬修姱(kuā)  ⑭ 羁(jī)
  ⑮謇(jiǎn) ⑯朝谇(suì)
  ⑰蕙 ( xiāng) ⑱揽茝(chǎi)
  ⑲谣诼(zhuó) ⑳偭(miǎn) 
  ○21忳(tún) ○22侘傺(chà ch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