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490字。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小文阅读并摘抄了一段文字,有些问题需要你帮他解答。
  阅读,是一种感受。走进春天,朱自清笔下清脆的鸟鸣、静mì的乡间,令我们醉心不已;走进夏天,刘湛秋笔下热烈而粗犷的雷雨浇灌灼热的大地,令我们酣唱淋漓;走进秋天,秋天,甲____________________,令我们感kǎi万千;走进冬天,老舍笔下秀气的小山、澄清的河水,让我们内心有了着落。
  阅读,既让我们增长了学问,又让我们欣赏到沿途的美景,更让我们心怀美好,不断奋力前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静mì(     )    粗犷(     )    感kǎi(     )    澄(     )清
  (2)文中有一处错别字,请选出来并改正。
  改为
  (3)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将甲处的句子补充完整。
  (4)文中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品经典,悟智慧。
  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景物之中。暮春时节,“①,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借助花鸟意象,抒发无尽的离愁别绪;年老病衰的杜甫在此刻竟又与故人重逢,“正是江南好风景,②”,尽显深沉的悲哀与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感叹,“③,④”,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回;转眼到了秋日,满目凄凉,“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为之断肠;同是秋天,“峨眉山月半轮秋,⑥”,秋夜行船,月映清江,陪伴李白远行,意境空灵美妙;秋去冬来,“⑦,⑧”,李益夜晚登城远眺,见到大漠似雪,月华如霜,感受边城夜色,凄神寒骨;博览群书、广泛学习,一点一点积累是通往成长的重要途径,正如《劝学》中所说:“⑨,⑩;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3.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语参与。
  (1)小语收集了一些有关交友的诗文、名言等,你认为不妥的一项是(   )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C.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
  D.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小语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推敲后发现用词不妥的一项是(   )
  敝班将于11月8日(周二)下午3点到5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发表拙见赐复为盼。
  A.敝班
  B.莅临
  C.拙见
  D.赐复
  (3)活动最后,同学们在班级种植地一起种下了象征友谊的小树苗。小树苗立在地里的画面像极了篆文中的——
  A.由此,你给班级种植地起了个有寓意的名字。
  名字:,寓意:
  B.为了使小树苗健康成长,种植地放置了警示牌。你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一句标语。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4.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5.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