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20字。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字词,品味散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在散文抒发的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想。
  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本文创作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美学风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散文中透露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散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在散文抒发的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哲学思想。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的山山水水都是引发作家思考人生、历史、自然的对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来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什么样的思考。
  二、预习两篇散文。
  1、作者作品
  冯至
  (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1921年考人北京大学,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1930年至1935年留学德国,其间受到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196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为诗人的冯至,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朱自清曾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对他的《十四行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主要作品: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西郊集》《十年诗抄》,散文集《山水》,学术著作《杜甫传》《诗与遗产》,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等。
  2.文题解说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是冯至散文集《山水》中的一篇,题目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文章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哲思,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
  三、读课文,扫除生字词障碍,划分层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