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719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小学阶段着力加强科学教育,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新一轮科学革命与产业变革发展大势,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全面部署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深化“双减”改革、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举措,对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开创性、全局性意义。
科学教育也是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各国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将其视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重要基石。近年来,美国先后颁布《美国竞争力法》《无尽前沿法案》等战略法案,不断强化科学教育的战略引领作用。2022年,德国宣布实施MINT(数学、信息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教育行动计划2.0,强调从多元合作、确保质量、家庭参与、加强研究、早期培养等方面深化落实。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已成为世界大势。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课程教材体系,专兼职相结合的科学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一大批科普场馆和实践基地主动向学生开放,馆校合作行动不断深化,科技类校外培训得到全面规范,初步形成了科学教育的协同育人格局。
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将科学教育窄化为“科学课”。有学校认为,做好科学教育,就是抓好科学课程,不自觉地将科学教育窄化为小学科学课或中学“理、化、生”等科目的简单叠加。二是将科学探究弱化为知识传递或固定程式。如许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成功制作了精巧的桥梁模型,但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科学探究成了“模仿秀”。三是将社会协同育人简化为学校内部事务。中小学校仍面临科学教育优质资源不足、校内外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单靠学校力量是很难办好科学教育的。
(摘编自曹培杰《做好科学教育是事关全局、关乎未来的时代课题》)
材料二:
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特别强调探究实践。《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科学课标》)“课程理念”部分特别提出“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及技术与工程实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事关全局、关乎未来的时代课题,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一环。
B.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完善了科学课程教材体系,重在引导学生在课堂发现、研究、解决科学问题。
C. 当前中小学推进科学教育,要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D. 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善学生的科学知识建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形成科学教育的协同育人格局,就要打破学校围墙,不断深化馆校合作,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
B. 国力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竞争。可见,在科学研究中,科学仪器的自行设计与制造是非常必要的。
C. 各国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更好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D. 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不仅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还需要积累生活经验,学会分析真实问题。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技术发明和工程制造需要科学的指导”的一项是( )
A. 华为企业独立研制芯片 B. 利用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引力波
C. 用盾构机挖掘隧道 D. C919喷气式客机研发
4. 《2022版科学课标》由提倡“科学探究”,转而提倡“探究实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主要原因。
【解析】
【导语】两篇材料聚焦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材料一强调科学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指出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如狭义理解科学教育及资源不足。材料二讨论了科学探究与技术工程的融合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探究实践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两者结合,体现了科学教育不仅关乎知识传授,还涉及实际动手能力和跨学科问题解决,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我国已经完善了科学课程教材体系”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课程教材体系”中可以看出,只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课程教材体系”,并非“已经完善”。“重在引导学生在课堂发现、研究、解决科学问题”错误,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三段只提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课程教材体系”,并未提及“科学教育”的重点。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
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
“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虚弱又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