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280字。
2024级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现实生活慌慌张张,为何还要拼命维持朋友圈里的风光?
面对每时每刻、铺天盖地的动态分享,也许有人表示倦怠,有人选择无视,但必须承认的是,在现代社会,社交媒体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愈来愈密切,朋友圈本身成为了社交场域、展现自我的公共舞台。事实上,朋友圈不是镜子,投射的不是生活最真实的那一面,而是通过发布者的选取和加工,所构建的一种“拟态图景”。就像剧场中的演员一般,精心打造朋友圈的人们会利用各种符号展现自己的形象,通过自我筛选和包装,展现多面人生中的光鲜亮丽。
其实,人生与朋友圈之间的不同,发布的人毫不掩饰,点赞的人也心知肚明。不完美才是人间真实,现实世界里的生活是信息无损的杂存,朋友圈更像是信息的窗口和集合。在状况百态的旅途中,选择最能出片的姿势、放大最具意境的景观、提炼最有生命能量的感悟——精装朋友圈,正是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亮点,留下自己最美好、最感动、最热烈、最特别的瞬间。
不仅仅是在朋友圈,千百年来,多少艺术作品,又何尝不是为毛坯现实精心打造的桃花源?居住于湖畔的梭罗,生活很是清苦,赶牛经过的人看见他的房子,就觉得这生活没法忍受,但梭罗笃定自己热爱这里:“在水流之畔定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大地会在水的浮力影响下漂浮起来。”近段时间,许多游客因为欣赏李娟的文字,慕名前往阿勒泰,亲眼见一见书中所描述的罕见美景。事实上,作家在此处的生活,并非只有四野无人的轻松感和风景秀丽的愉悦感,更多的还有现实的苦难与蹉跎。李娟曾在“冬窝子”里度过一整个冬天,临时搭起来的营地里,简陋的帐篷四下漏风,但她仿佛是躺在全世界最温暖舒适的床上一样,“像小鸡捂在母鸡翅膀下一样安全又舒适……”
不论是流淌于艺术作品里的瑰丽,还是闪现在社交平台上的绮丽,那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好图景,总是给人以向往,甚至是慰藉的力量。也许毛坯是现实,但精装是愿景,作为毛坯人生的装饰存在的精装朋友圈,更多的是带来一种“愿望的投射”和“心灵的按摩”,承载着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憧憬。当然,要想实现从毛坯人生到精装人生的真正转变,单靠朋友圈里的积极“营业”、一味追求出片,还远远不够。更何况,若是沉浸于虚拟世界里的“雕琢”,与现实脱节,就很难看到真实生活里的种种风景。
说到底,朋友圈的初衷本是记录,只要真诚的表达,而非畸形的攀比炫耀,便无伤大雅。精装朋友圈固然能让人们获得一时的心理满足,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在看似琐碎、庸常的现实生活中,发现精彩、寻找意义,把一成不变的日子过成五彩斑斓的诗。
——曹怡晴《人生可以“毛坯”,朋友圈必须精装?》
材料二:
继将“毛坯的生活”变成“精装朋友圈”之后,“预制朋友圈”可以被视为通过“预制”的方式,对“精装”的进一步打造。它像一条社交媒体内容的生产线,拍摄、选片、p图、文案、定位、发布,每一个环节都被精准操控。发布者不是单纯的记录者,而更像是运营者;平台也不像是工具,而更成为人格的延伸;内容不符合物理世界的真实,却似乎更贴合自我建构的真实。
1.下列有关“朋友圈”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朋友圈在现代社会成为了社交场域、展现自我的公共舞台,精心打造朋友圈的人们会利用各种符号展现自己的形象。
B.精装朋友圈承载着人们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憧憬,单靠朋友圈里的“营业”与出片实现不了人生的真正转变。
C.预制朋友圈能够让人们在面对许多社交情景时显得更从容、有备而来,从而在数字化社交中获得充分的掌控感。
D.预制朋友圈中社交本身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被消解,目前这种消解究竟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何种影响仍未可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朋友圈外,许多艺术作品也是为毛坯现实精心打造的桃花源,如李娟在阿勒泰的生活并非只有轻松和愉悦,更多的还有现实的苦难与蹉跎。
B.朋友圈的初衷本是记录,只要真诚的表达,而非畸形的攀比炫耀,便无伤大雅,精装朋友圈的存在违背了这一初衷,失去了意义。
C.朋友圈越来越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前台”,“预制朋友圈”可以被视为通过“预制”的方式,对“精装”的进一步打造。
D.数字化影响下的社交规则和社交礼仪让人反复纠结,种种矛盾之处看似相距甚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却近在咫尺。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分析朋友圈“拟态图景”的特点,以及人们塑造形象、展现自我的动机展开论述,进而探讨社交媒体对现实生活的益处。
B.材料一通过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论证了“精装朋友圈”与“毛坯人生”之间的关系,引发读者反思。
C.材料二多处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而”“却”“但”等,表明作者自己态度不够明确,立场不够坚定。
D.材料二论证时运用理论知识,语言准确严密,能辩证分析问题;同时寓情于理,在客观冷静的说理中寄寓鲜明态度。
4.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理解“毛坯”与“精装”。(3分)
5.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正确看待朋友圈。(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夜观流星
林清玄
①烬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
②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