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2800字。

  浙江省绍兴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所谓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虚拟或仿真人物。 2022年,数字人大量涌现,除了“天妤”,还有新华网的“筱竹”、浙江卫视的“谷小雨”、敦煌研究院的“伽瑶”、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等,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又潮又酷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的 IP形象。比如,“天妤”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发型设计是“双环望仙髻”,是在史料基础上参考唐代出土文物设计而成;妆容上使用的黛眉、斜红、莲花形花钿、桃花妆容,则还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女俑妆容。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比如,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 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既包括苏东坡的单人画像,又包括如“西园雅集”“赤壁”等主题的群像以及若干石刻画像拓片等,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由此观之,“苏东坡数字人”的设计制作过程,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艺术作品的整理和研究。由于这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非像纯学术研究那样,研究成果大都只能存在于论文中。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还是要终于价值,因为人们开发数字人,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使用。如在传统戏曲领域,数字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京剧领域已出现“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粤剧界已诞生粤剧数字人“小勤”,而“秦筱雅”则是秦腔数字人的代表。“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甚至还现身梅兰芳大剧院,并与台下观众深情互动:“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了 60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那一刻,数字人不仅复原了梅兰芳先生的形态、声音及面部表情,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希望。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青春活力。可是,数字人建设毕竟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其中,内容生态是制约数字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虚拟世界中的“你我他”,即使只是存在于数字空间中的化身,也需要现实生活内容作支撑,需要“故事”来引流。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魂”。
  比如,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只有容貌形象的“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数字人的本质是虚拟人,集合了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往往多才多艺。
  B.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应用场景丰富,在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
  C.“苏东坡数字人”这种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而比纯学术研究更有价值。
  D.数字人技术不断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入多个行业,有人担心像记者、画家、作家等将来有失业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中华书局通过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图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赋魂,从而实现了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
  B.京剧、粤剧、秦腔等戏曲领域的数字人尝试为原本依赖从和舞台的传统戏曲的振兴带来广阔的发展和无限可能。
  C.数字人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人产业的发展可促进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D.大类科技的讲步史,就是一部“代替”史,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终将取代绘画、写作等文化行业。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身着汉服的“艾雯雯”在国家博物馆上岗。她穿梭于国博各展厅,为慕名而来的全球游客介绍着国博140多万件馆藏文物。
  B.以“天好”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圈粉无数,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的无穷魅力,见识了传说中“反弹琵琶”的精妙绝伦。
  C.戏曲《四郎探母》遵循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在服饰装扮上,“杨家将”穿明式官服,而“铁镜公主”踩花盆底、戴旗头,俨然是清代后妃的打扮。
  D.承载杭州深厚底蕴的亚运数字火炬人“弄潮儿”踏浪而来,以世界首创且科技感满满的方式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出场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时刻。
  4.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类数字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现象。(4分)
  5.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需要打造一个“数字大”,除了平时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览服务,还要担任“文博虚拟新闻官”,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请结合材料概括打造该数字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哦,香雪》(节选)
  ①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