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个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4分)
1.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
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
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
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
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工作在“抗非典”的第一线。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适合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4.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 令世人瞩目。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局
5.阅读下面唐代李益的诗《汴河曲》,对这首诗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是( )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
A.这是一首别离诗,古人临别折柳相送,因此写杨柳暗寓离别,诗中以春光无限美反衬别离之情难堪。
B.这是一首怀古诗,以春光无限、隋堤柳色依旧与隋宫成土、豪华不再形成对比,抒写兴亡之感,暗寓殷鉴不远之意。
C.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春光中的隋堤柳色,但美景无法消去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反却使它格外强烈起来。
D.这是一首宦游诗,“行人”即在外做官谋生的作者。诗歌写眼前大好春光,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
6.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
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 “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前景的到来。
二、理解运用(46分)
(一)沁园春雪 (24分)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