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5200字。
2006年秋九年级语文形成性测试试题
出题人:重庆市丰都县侨心学校 杨小平
(第一单元)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呆滞(zhì) 焦灼(zhuó) 骸(hái)骨 沮丧(jǔ sànɡ)
B.咳嗽(sòu) 戈(ɡē)壁 晕(yǜn)倒 自艾(ài)自怜
C.蹂躏(lìn) 耷(dā)拉 绽(dìnɡ)放 沙砾(lì)
D.厄(è)运 档(dǎnɡ)案 水渍(zhé) 粗糙(cào)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那蜂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
B.我的哀伤消失无踪,我的精神重又鲜活振作!
C.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还能好转,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D.每逢这个人对他勉强发出一种低声咕噜似的吆喝,它就无精打彩地龇着牙。
3.对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勘探和开发油沙山而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B.永远没有品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夭折: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败或废止。)
C.我有几篇故事写得很好,我描写密室生活很幽默,我的日记大多鲜活生动,不过……我是不是真有文才,还有待观察。(鲜活:新鲜活泼。)
D.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4.句子横线上依次填进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望着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 的道道褶皱仿佛也在哀求。
②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 上来,但是他顽强地打起精神,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 。
③大片乌云像一堵 不透的墙一样 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A.吹裂 扑 制服 看 挡 B.吹破 冒 打跨 射 挡
C.撕裂 涌 征服 穿 挡 D.撕裂 涌 淹没 穿 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骆驼赋》一文的主人公是骆驼,这一点可以从标题看出来。
B.《夏之绝句》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描写夏天生活的抒情散文。
C.《安妮日记》从一位犹太少女的视角,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热爱生命》一文是在讲述一位美国西部淘金者在荒野上与饥饿、严寒和野兽殊死搏斗,凭着坚强的意志赢得生命的故事。
6.下列内容常出现在报纸、电视里,其中表述准确的一句是( ) (3分)
A.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B.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决不承诺使用武力。
C.由于假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极大愤慨。
D.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下决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7.仿照所给例句,在后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3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着骨头,是在启示我们 ;清晨的雄鸡鸣叫,是在启示我们 ;悬崖上的滴水穿石,是在启示我们
。
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4分)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祖父和外公都是地下抗日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件更是激起了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本段叙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