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00字。

  七年级语文课堂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35分)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阅读小文同学的发言稿,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①“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身的狭隘,感受世界的丰富。我们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之旅才会美不shènɡ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读书传统,才mián延相传,生生不息。
  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更好地读书呢?首先,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有目标,读书就会有驱动力,就会系统化,而不是零散的。其次,读书贵在坚持。读书修身是一个【甲】  ▲  的过程,无处不读,无时不读,无事不读,长久坚持,必有成效。
  ③另外,读书还要注意“三结合”。【乙】“  ▲  ”,读书要刨根问底,不能随声附和,要在琢磨和质疑上下功夫,将读与思相结合;【丙】“  ▲  ”,要学习圈点批注,记录读书心得,把读、写结合起来;朱熹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是说读书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把“做”作为读书的着落,努力做到读与做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1)阅读第①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狭隘  ▲  ②美不shènɡ收  ▲  ③ mián延相传  ▲  ④琢磨  ▲ 
  (2)阅读第二段,在横线【甲】处填入词语,最正确的是( ▲ )(2分)
  A.沉默寡言     B.潜移默化      C.不求甚解
  (3)阅读第三段,在横线【乙】【丙】处依次填入名句警句,最恰当的是( ▲ )(2分)
  A.学而不思则罔   书山有路勤为径 B.思而不学则殆   书山有路勤为径
  C.学而不思则罔   不动笔墨不读书 D.思而不学则殆   不动笔墨不读书
  (4)有同学将发言稿第②③段整理成图表笔记。请你帮他把空缺处内容补全。(3分)
  为更好开展此次活动,组委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完善展板。请你用古诗文原句,将下面展板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古代诗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① ▲    ,不亦君子乎”,给予我们修身养性的指引;“② ▲ ,非宁静无以致远”,洗涤我们淫慢险躁的心府;“我寄愁心与明月,③ ▲   ”,给予我们真挚友情的滋养;“④ ▲  ,⑤ ▲ ”(填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点燃我们对生活真理的思考;“晴空一鹤排云上,⑥ ▲   ”,激发我们顽强奋斗的精神;“僵卧孤村不自哀,⑦  ▲  ”,给予我们爱国热忱的浸染;“⑧▲ ,却话巴山夜雨时”,引发我们对至爱亲情的珍视。
  3.撰写对联。请按照对偶的要求,在下面对连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正确的是( ▲ )(2分)
  上联:方尺大小藏尽▲ 千秋事     下联:寸指▲容纳天地万物情
  A.万古 深厚 B.万古   厚薄
  C.古今   厚薄 D.古今   深厚
  4.推荐名著。以下有关名著的信息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论语》是战国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聊斋志异》是清朝蒲松龄所写的一本志怪小说集。
  5.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2分)
  书籍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是人类求知的捷径。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高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
  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 
  6.信息提取。现对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请提取出两条结论。(4分)
  课外阅读调查情况反馈表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每读必做 1%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从不做 75%
  ▲▲
  7.设计活动。 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
  栏目二:① ▲
  设计意图:②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