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6600字。

  江苏省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33分)
  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童话”,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字眼,它是亲切的、熟悉的、充满希jì(  )的。唤起我们心中一种难以言说的柔情和向往,它似水一般流tăng(  )过人们的心田,将人们的心带向缥缈(  )的云端……在那里仿佛春日午后的阳光【甲】,仿佛母亲温柔的手【乙】,仿佛回到从前、【丙】,仿佛我们与它早已熟悉,又仿佛【丁】。它是一个名词,用以代表一切浪漫、温馨、奇妙的故事;它也是一个   ,用以    。
  (1)(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
  希jì      流tǎng      缥缈          
  (2)(3分)以下几个句子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处,最符合语境的是 (   )
  ①回到大自然
  ②照拂在清新的绿枝上
  ③第一次相遇
  ④拂过脸庞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3)(3分)童话可以作名词使用,还可以作什么词性使用?请根据童话的特点或你的理解,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续写句子。
  它也是一个         ,用以                     。
  【答案】(1)冀   淌    piāo miǎo
  (2)B
  (3)     示例:形容词     用来描摹所有想象中的奇遇、美景和温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希冀,xī jì,希望得到;希望。
  流淌,liú tǎng,意思是液体流动。
  缥缈,piāo miǎo,高远隐约,若隐若现的样子。
  (2)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
  结合“春日午后的阳光”可知,【甲】应填“照拂在清新的绿枝上”;结合“母亲温柔的手”可知,【乙】应填“拂过脸庞”;结合“回到从前”及【丙】空前面的顿号可知,此处应填与“回到从前
  2.(14分)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决定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2分)【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
  书籍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 是人类求知的捷径。 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高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
  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             
  (2)(4分)【设计活动】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
  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
  活动二: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4分)【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己见。请续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4)(4分)【建言献策】
  甲同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各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①向校长提建议:                                      
  ②向同学提建议:                                      
  3.(9分)古诗文默写。
  (1)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2)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3)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受降城外月如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