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130字。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①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②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这里说“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甲】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③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④【乙】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摘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二   
  文章作者胡福明1977年9月从南京寄出稿件,时任《光明日报》哲学组组长的王强华12月下旬才看到胡福明的文章。王强华现在清楚地记得,胡福明当时寄来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978年4月,《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提出这篇文章要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需要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问题,不只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B.第①段中“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指的是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就是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C.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与法律上原告起诉的标准形成对比。
  D.马克思主义原来并不出名,反动派、资产阶级学者、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的攻击证明它是真理。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之所以能够被证实,是因为他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B.人的思想虽属主观领域,但也可以用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前提是必须和实践相结合。
  C.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寄出稿件,到修改、审定后在《光明日报》刊登,历时近八个月,确实来之不易。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离不开胡福明、王强华、孙长江、吴江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3. 下列根据材料一甲处或乙处画横线部分进行的推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甲处画横线句子可推出“没有实践,就不能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的结论。
  B.材料一甲处画横线句子可推出“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的,就是实践”的结论。
  C.材料一乙处画横线句子,可推出如下结论:“马克思主义被承认为真理”。
  D.材料一乙处画横线句子的小前提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就是真理”。
  4. 材料一恰当运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论证论点,请以材料一第二、三段为例简要说明。(4分)
  5. 材料二让我们了解了有关材料一在修改方面的哪些相关信息?这给我们写作带来哪些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菜园》(节选)
  沈从文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本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种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北京白菜素来著名。
  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范。
  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