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430字。

  高二语文试题                            2025.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的。
  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也就是延安这些各别的事物作用于考察团先生们的感官,引起了他们的感觉,在他们的脑子中生起了许多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三国演义》上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们普通说话所谓“让我想一想”,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在他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
  高二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在他们作出这个判断之后,如果他们对于团结救国也是真实的的话,那末他们就能够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结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精兵简政何以是克服物质困难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呢?很显然,目前的尤其是今后的根据地的战争情况,不容许我们停留在过去的观点上。我们的庞大的战争机构,是适应过去的情况的。那时的情况容许我们如此,也应该如此。但是现在不同了,根据地已经缩小,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还可能再缩小,我们便决然不能还像过去那样地维持着庞大的机构。在目前,战争的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认识感性阶段是能够看到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从而能够产生概念。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概念,就意味着对事物的认识不再是数量上的差别,而是性质上有了差别。
  C.精兵简政政策的阐释,针对的不仅是敌我双方的客观现状,还包括了部分同志主观思想方面的问题。
  D.战争机构小了反而更有力量,如果在战争中缩小庞大机构,就会更适合战争情况,更容易战胜敌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以考察团先生们的认识过程为例,详细论述了认识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发展的过程,通俗易懂。
  B.材料一从理论层面细致展示认识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说明认识产生于且服务于实践的道理而做准备的。
  C.材料二“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同一层次的论证。
  D.材料二通过多次抛出问题然后再自行回答,推动问题分析的不断深入,顺理成章地得出精兵简政的结论。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变化过程的一项是(3分)
  A.关于电,只是在发现它在技术上的实用价值以后,我们才知道了一些理性的东西。(《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B.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改造我们的学习》)
  C.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五个官能反映到头脑中来,这种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这就是思想。(《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一段“精兵简政”政策的产生过程。(4分)
  5.两则材料论述语言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主要特点及表达效果。(4分)
  高二语文试题 第3页(共10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远去的马蹄声
  贺捷生
  那天,父亲骑一匹快马,“嘀嗒嘀嗒”地向他的老家桑植洪家关驰去。 离家门口还有十几丈远,他把缰绳往警卫员手里一扔,便向母亲和我住着的那间屋子里扑过来。 当时我正在熟睡,母亲给浑身冒着热气的父亲打着手势说,轻一点,轻一点。 父亲却顾不了那么多,他把我从小床上抱起来,一下举上半空转起圈来,吓得我从梦中惊醒,哇哇大哭。
  从战场上回来,父亲水没喝,饭没吃,看我一眼就走了。母亲后来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