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29字。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成长,是一段破茧成蝶的漫长旅程。以前的我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却常因怯(qiè)懦而在挑战面前畏缩不前。每当①(níng)视那未知的远方,满心都是迷茫与惶恐,只能战战兢兢(jīng)地跟在他人身后,亦步亦趋。那时,心中虽有对勇者的景②(yǎng),却因自身的弱小而③,无精打采(cǎi)地应对生活的琐碎。
随着岁月流转,我渐渐懂得,成长无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如滴水穿石,需要埋(mán)头苦干,积累力量。“④”,于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坚强,让每一段经历都化作滋养心灵的养分,方能由弱小变得强大,从懵懂走向成熟。
(1)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文段中的汉字。(2分)
① (níng)视
景② (yǎng)
(2)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怯(qiè)
B.兢(jīng)
C.采(cǎi)
D.埋(mán)
(3)给文段③处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屑置辩
B.不知好歹
C.自惭形秽
D.赫赫扬扬
(4)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随着岁月流转,我渐渐懂得,成长无非是一蹴而就的。
(5)文段④处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小语为自己的《成长纪念册》封面选了两张配图,你认为哪一张更合适?请简要阐明理由。(3分)
二、阅读(56分)
2.(8分)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① ,② ”运用典故,既表现了世态的变迁,又表达出生疏怅惘之情。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③ ,④ 。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⑤ ,⑥ ”两句描写了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
(4)⑦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⑧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3分)下列各项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浑《咸阳城东楼》中,“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出了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B.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写出了春蚕自缚,蜡烛自煎,生命耗尽而爱心不变。
C.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高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D.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了此刻作战环境的险恶。
4.(3分)下面诗歌中,“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过燕支寄杜位
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5.(3分)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志是名门之后,武艺高强。他脾气暴躁,待人严苛,是导致失去生展纲的重要因素。
B.鲁智深和李逵都是粗鲁之人,但鲁智深行事粗中有细,李逵则常是蛮横、缺乏理性。
C.宋江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及时雨”。
D.林冲在征方腊时,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