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8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反馈
七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你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2.本试题不分IⅡ卷,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在本试卷上答题。
3.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对应的答题卡区域,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
①走过夏的炽热,秋的殷实,冬悄然而至,带着憔悴的容颜远道而来。山间行人人迹罕至,大地一片荒凉。②许是因为那沉默寡言的天空,那疲倦不堪的河流,那咄咄逼人的寒气,都让人不禁心生哀伤。然而,人生走过如冬一样的旅程,总会等到河流解封、万物复苏的景象。③那时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温暖的春阳里,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红色的花热情,泼泼洒洒,远看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开得烂漫多情。山郎润,草茵茵,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一切都让人感到喜不自禁。在悠悠春光里,在浓浓书香中,④能否让我们伫满前行的力量,不茫然无措,关键在于我们不辜负韶华。
1.参加了“家乡的四季”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后,小华写了上面一段话。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炽热(chì) B.悄(qiāo)然 C.郎润(lǎng) D.伫(zhù)满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迹罕至 B.万物复苏 C.花枝招展 D.喜不自禁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本学期,同学们共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请你为大家做荐读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我”的家乡的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文字中,记录着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整本书既有作者的 ④ ,又有 ⑤ ,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①②③处对应的横线上。(每处两个)(3分)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在④⑤两处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2分)
5.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中,你们小组围绕“中学生对名著改编影视剧的观看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看过影视剧后不再看原著”的现象占比最高。请就此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4分)。
6.读诗,也是读诗人的人生情志。
同样有太阳的意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 ① ”,借落日烘托出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 ② , ③ ”则用早春黎明之景一展积极与乐观;同样写春日,李白的“ ④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与王湾不同,春日也给人凄凉悲惋之感。
这让我更深刻感受到了学习与思考结合的重要性,恰如《论语》中所说,“ ⑤ , ⑥ ”。(6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6分)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乙】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楼:军营城楼。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擅述离情。
7.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前两句写诗人登城见到沙漠如雪、月华如霜的情景,场面宏大,视野开阔。
B.甲诗中“尽”字极有张力,表现了悠扬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