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80字。
【高考真题】2024年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
官方答案及解析
202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
《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试题出处】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第1-5题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是由两则相关的文本组成的复合文本。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是一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中国实际,用以指导战争的伟大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高屋建瓴、思维缜密、文体风格鲜明的经典文献。《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科学分析了抗日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与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论调,准确预见了抗战的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战的自信心。选文部分是第“四五”到“四八”节,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逻辑性强。材料二节选自历史学家荣维木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原文刊发于《求是》 2015年第15期,文章阐释了《论持久战》所体现的战略思想,系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持久战战略的制定者,也是抗日持久战的真正实践者。节选部分与材料一紧密扣合,论述脉络清晰,利于考生理解。试题选材突出方向引领,尤其是注重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涵养,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思想有机融入,紧密贴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发展逻辑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的目标和“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同时亦注重关联教材,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上册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1课《反对党八股》等内容相关度较高。试题命制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信息获取”"理解掌握” “科学思维”等素养指标进行设计。
【试题材料】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