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260字。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许”“鄙”“朝”“说”“微”“乃”“涕”“顾”“使” “度”“被”“内”“谢”“间”“再”“要”“若”“安”“诚”“辞”“何”及次常用字“封”“比”“意”以及重点虚词“以”。2.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偏义复词、被动句的特点及规律。
  [课文概览]
  课题 文体 作者 核心内容 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 历史散文 相传为左丘明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从而维护了郑国的安全。 叙事波澜起伏、详略得当、简洁生动。
  荆轲刺秦王 历史散文 编者
  刘向 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围绕一个“刺”字展开了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 1.人物语言精练传神
  2.矛盾冲突尖锐集中
  3.场面描写悲壮感人
  鸿门宴 史传散文 司马迁 通过记叙刘邦与项羽斗争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宴会,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1.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完整
  2.语言简练生动,绘声绘色
  3.善用对比,人物鲜明、突出
  课文1 烛之武退秦师
  一、基础夯实
  第1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1.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它对晋国国君无礼,且对楚国有二心。(得分点:以、贰、状语后置句)
  第2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若(  ) ②师(  ) ③辞(  )
  ④犹(  ) ⑤然(  )
  答案 ①假如 ②军队 ③推辞 ④尚且 ⑤然而
  第3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②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缒(  )  ②既(  ) ③陪(  )
  ④行李(  )  ⑤济(  )  ⑥版(  )
  ⑦图(  )
  答案 ①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②已经 ③增加 ④出使的人 ⑤渡河
  ⑥筑土墙用的夹板,指防御工事 ⑦考虑
  4.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得分点:亡、执事、越国、鄙)
  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后,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得分点:厌、封、肆、阙,宾语前置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