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100字,答案扫描。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8:00-10:3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将选择题的答案依题号填到下面答题栏内。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0
  选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我认知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一个人拒绝承认自己有改变的空间,很可能只是他缺乏足够的知识去认知自己在哪些环节做得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会陷入一种困境:一边感到困惑,一边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认知能力增长了,就会看到自己的问题。不过,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并不会有成就感,反而会更沮丧。心理学上将这样的心理状态形象地称为“绝望之谷”。
  这种沮丧其实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意味着人已经有了足够高的眼界,已经能看出门道在哪里,只是能力达不到,“眼高手低”。比如,你跟专业教练学习羽毛球,有一个阶段你甚至会觉得自己连球拍都不会握了。这不是因为你退步了,其实你之前也不会,只是之前不知道而已。所以,这种失落是好事:说明你的能力在提高。只是认知能力提高得更快,自信相对在跌落,但你离真正的进步反而只有一步之遥。
  在心理咨询师看来,如果来访者正好处在绝望之谷,看似沮丧、焦虑,这些信号反倒意味着他们有可能进步得更快。他们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改变就有了方向。
  我有一位来访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得不到赏识。他原本认为这些都只是运气使然,但通过学习心理学,他觉察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才意识到在过去的工作中自己其实有过多次关键选择。每次出现机会,比如领导布置了一个有挑战的任务,他会觉得自己
  还不够资格争取,就会默默地让给其他人。过去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看到那些主动的人是怎样争取的,他更沮丧了,因为觉得自己做不到。但至少他理解了,如果希望改善自己在事业上的表现,他就要尝试改变自己在这些时候的反应。
  意识到“我不喜欢现在的状态”还不够,只有看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人才会说出:“我不喜欢,所以想在这几方面有所改变。”
  在心理咨询中,我经常用这种方法帮助来访者完成认知准备。几乎所有人都会幻想生活自发地得到改善,比如“我会赚更多钱”“别人都喜欢我”“考到全校第一”。这时,我就会让他们进一步设想:你要做什么,这些变化才有可能发生?如果你能考到全校第一,需要在哪些方面表现得跟现在的你不一样?他就会意识到:我每天要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但我很难坚持,这就是问题。清晰地看到问题出在哪儿,人才会从绝望之谷开始往上爬。
  (摘编自李松蔚《心理学讲义》,有删改)
  材料二:
  罗丹妮:抛开外部(比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一个人自己能够做点什么,来找到一条不一样的路径,寻找到快乐?
  崔庆龙:在现在的生存状态下,你能够追求什么?生活中能让你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你能够为自己做什么?你必须经过一个更本质的对自我的思考和审视,想清楚后,自主做出选择。
  我们应该始终
  1.下列对材料一所述的从跌落到爬出“绝望之谷”心理历程的梳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知能力提升→积累经验知识→产生沮丧情绪→做出具体改变→发现自身问题
  B.积累经验知识→认知能力提升→发现自身问题→产生沮丧情绪→做出具体改变
  C.认知能力提升→发现自身问题→积累经验知识→产生沮丧情绪→做出具体改变
  D.积累经验知识→发现自身问题→认知能力提升→产生沮丧情绪→做出具体改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技能的过程很难一帆风顺,认知和能力不匹配的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沮丧。
  B.怀才不遇也许不是因为你没有遇到伯乐或者良机,而是因为个人在机会面前不够主动。
  C.为帮助悲观的可能抑郁的人摆脱消极情绪,相较于调整归因方式,“希望治疗”更有效。
  D.无论是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还是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都能让人感到快乐。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的“眼高手低”是描述人们面对自身不足不知如何改变的状态,故使用引号以示讽刺。
  B.材料二中回答者以一连串的“什么”诘问读者,意在批评我们并未正视自己内心的需要和目标,言语激烈,引人深省。
  C.材料三引用塞利格曼的观点,指出乐观者更容易放下过去的烦恼,把目光投向未来,以目标为导向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D.三则材料针对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4.《心理学讲义》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心理学入门读物,为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作者做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4分) 
  5.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这样的困境:感觉已经拼尽全力,却仍然事与愿违、理想落空。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徙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儒业,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谈老先生知道高家很穷,他教高先生书,不受修金。每回高先生的母亲封了节敬送过去,谈老先生必亲自上门退回,说:
  “老嫂子,我与高鹏的父亲是贫贱之交,总角之交,你千万不要这样!我一定格外用心地教他,不负故人。高鹏的天资,虽只是中上,但很发愤。他深知先人为他取的名、字的用意。他的诗文都很可观,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
  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
  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